义乌策划案(场所体验 | 义乌保税区直播基地改造方案策划/ JAMA角马建筑设计)

JAMA CONCEPT

与社会发展同步变革的,是对于空间需求的转变。当城市发展进入存量空间改造的时候,空间往往承载着新业态、新功能、新使命。为适应业主与未来发展的双重需求,空间需要在重新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这对设计师对于建筑空间的把控与氛围主题的定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验着设计师们在前期对于宏观视野的把控能力与迁移重读的创新能力以及后期跨领域设计的钻研精神与细节推敲的匠人精神。但是如果置入更多对人群活动、商业逻辑、文化精神的思考,也许能在每一个项目的以小见大中,更好地实现设计对时代需求的回应、探索、指引。

01

项目背景

义乌历经五代市场,如今正谋划发展第六代市场。将打造自由市场、进口市场、数字市场、全球市场、创新市场、“世界货地”。


项目属于综保区一期E地块,定位为保税百货与直播基地。作为后疫情时代的产物,线上直播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消费的线上体验购物模式。角马设计在之前的项目中长期专注于场景的塑造和沉浸式体验,如何将这种线下消费体验融合到线上传播的方式中去,这是本项目改造方案策划的重点。

业主原本对项目具有三重定义——义务第六代市场启动区、样板区和直播基地。并且期望开拓直播市场中中高端消费商品的空白。基于这样的设计诉求,角马设计从线上需求到线下体验,提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场”的概念塑造。以沉浸场、形色场、氛围场的塑造,将体验感贯穿于线下和线上。


02

重新定义直播空间

传统的直播空间以人和货为主,在本案中,角马设计融入了“场”的概念——人(主播),货(商品),场(氛围)三位一体地将沉浸式体验通过直播的形式传递出去。设计师对现有场地的每一个区域进行商业价值分析,设置不同的场所主题氛围,赋予直播更多的体验传递。


03

线上回归线下体验

根据现有的入口空间,中庭的通高空间,柱网结构等场地结构,角马设计结合四类场景,划分七个区域,行程不同的场所体验,并通过多样性的动线设计,引发从线上回归线下的氛围体验。


业主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商城

项目总负责人 :郑宏杰

项目经理:全文玥

文化创意:孙建彪、全文玥、王文娟、郑剑、宋凡桢

规划设计:孙建彪、全文玥、朱方舟

建筑设计:朱方舟、全文玥

项目位置:浙江省义乌市

义乌抖音代运营策划书

项目规模:约2万平方米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