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吴网讯 在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一栋灰色的建筑物里有这样一台神奇的机器:“吃进”一车车残砖断瓦, “吐出”一罐罐环保砂浆。这便是由常州企业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套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智能化砂浆生产设备,它能将建筑垃圾作为原料进行加工处理,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砂浆。
日前,在中宣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通报表彰的全国百名“节俭养德全民节约”先进个人中,这一设备研发单位--江苏沃尔夫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庆明,做为常州唯一获奖者榜上有名。
“企业转型升级,首先要考虑环保与节能”
温和而有威严,是52岁的周庆明给人的第一印象。 一张只放了文件和电脑的办公桌、一排放满书籍的书架,几张待客的沙发,墙上挂着其他企业赠送的挂历,挂历前还挂着一张“政协出席证”。这个大老板的办公室再没有其他装饰品。
“环保、节能,在追求企业效益之前,必须优先考虑社会效益,这是我们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秉承的理念。”周庆明说。
周庆明创立的江苏沃尔夫机械有限公司原本主营港口机械、工程机械的制造,为何会进军预拌砂浆成套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呢?一次,周庆明路过建筑工地,看到工人在现场搅拌砂浆,尘土飞扬,“我当时就想,如果这砂浆要是能跟商品混凝土一样 ,提前搅拌好再运到工地去,就可以大大减少扬尘了。”他随即组织调研,最终了解到,预拌砂浆成套设备是推荐绿色文明施工的新兴产品,随着现场搅拌砂浆在全国各地的逐步禁止,这种设备5年内将形成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
“做这个设备,既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又能让我们企业增效。”周庆明立即拍板上马这个项目。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成砂浆,节约土地又减少资源浪费
如今,“沃尔夫”所做的预拌砂浆成套设备,在华东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已跃居第一。这一项目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效益,但周庆明却另有担心:一条《大连碧流河遭盗采河沙 河道成“马蜂窝”》的新闻让他下定决心:对这类设备的革新刻不容缓。
原来, 制造预拌砂浆的主要原料正是河沙,但河沙毕竟是自然资源,被过渡挖掘今后就会日益枯竭,滥采乱挖又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河沙运输过程中也会有尘土外溢。是否有其他原料能作为河沙的替代品呢?
经过一番考察后,周庆明有了个大胆的想法--用建筑垃圾代替河沙。“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市民并不陌生,可当前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率低,大量废弃建筑垃圾的填埋严重侵占土地资源,导致垃圾围城的现象。”周庆明介绍:“用建筑垃圾里破碎后的混凝土和红砖细骨料,倒是可以试试能否代替河沙,做预拌砂浆的原料。”但由于预拌砂浆的成套设备对物料特性、除尘、称重、配料方式等要求近乎苛刻,这个领域在国内当时还是空白。
说试就试,2013年,周庆明果断投资数百万元,集结浙江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机构的数十名科技人员,与大型砂浆生产企业合作,成立了砂浆成套设备研究中心,展开自主研发,最终,“建筑废弃物再生资源利用智能化生产预拌砂浆 ”成套设备被研发出来,并在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内投用。
虽然这一套设备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目前还是有限,但周庆明认为非常值:“它能见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还能减少河沙用量,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可限量。”周庆明简单算了一笔账:在武进绿建区投运的项目目前年处理建筑垃圾20万吨,可替代20万吨河沙生产砂浆30万吨,建造房屋300万平方米,满足常州一年近四成的新建住宅要求,还可节约垃圾堆放占地50亩,节煤3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7850吨,同时,节约河沙和煤炭采购成本1600万元,实现砂浆销售收入9000万元。而常州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在400万吨以上,若用这种设备,可替代400万吨河沙生产砂浆600万吨,建造房屋6000万平方米。
中间为周庆明
如今,周庆明的团队正在这套设备的基础上,加进研发建筑废弃物的综合解决方案,向此前项目中没有覆盖到的前端和应用端延伸,形成方案设计、制造应用、客户销售一条完整的链条。“通俗地说,我们想出这么一套完整的方案,从拆迁队开始拆房子的时候就介入,如何拆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建筑垃圾,然后在拆迁现场就要将建筑垃圾进行初步分类,再运送到厂区进行加工,直至预拌砂浆、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成品出厂。”
“这个项目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我们要有自豪感。”这是周庆明常对自己的研发和销售团队说的话。“我们不能只追求企业利润,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广‘再利用建筑垃圾’的这种方法,所以我不担心其他企业来效仿我们的做法, 如果其他企业来我们这‘取经’,我愿意将我们的经验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