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入农业产业畅想计划书(一)
前面的文章我有畅想到涉入农业的可操作性,这个可以 以个体(个人承包/家庭农场)去操作,也可以 以集体经济去发展,为自己搞创收的同时也能为村集体搞创收,以个人承包的以200亩为单位为最佳,也可做到最高客单价(利润);但这里我想讨论一下以集体经济去发展的一个路子:即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主体:合作社+农民+村两委(政策申请+监督)
合作形式:
1、固定地租:村民不承担任何风险只管拿地租 600-800元/亩地/年(按照地块的耕种便利程度以及地块产量定夺);
2、持地入股:每亩地按总收成分红,水涨船高-水落船低,合作社+农户+村两委 总分红比例35%:60%:5%(村两委上限5万,多余的收入直接匀到农户身上,单此项目而言);
举例:我们一共流转了1000亩地,平均每亩地毛利1500元,经计算可得共盈利150万,那么合作社+农户+村两委=52.5万+90万+7.5万(5+2.5万),那么实际分配应是:52.5万:92.5万:5万,如此算来每亩地合925元/年;
那么如果因为天气等自然灾害原因造成了收成减少,比如1000亩地我们毛收入只有100万,那么应分比例为:35万+60万+5万,那么每亩地合 600元/亩;
合作社所得到的政府补贴一并计算到我们的收入与盈亏形成鱼水共生形态;
除了大规模种植常规农作物以外,我们还可以代卖农资产品,以低于普通农资店市场价和化肥的真实为竞争点,代卖自己承包土地所使用的产品也能很好的说服众人,这里的利润或许不高,但同样也能搞点小增收,也一并并入收入参与所有分红。
此时的合作社就是一个半资本性全互助型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土地以后要对所流转土地进行水利改造、农机购买、化肥农药等前期投入,村两委协助合作社做土地合同确权等问题落实。
这个相对于个人承包来说,由村集体做媒介承包的面积可以更大,对于农民的地租来说也更有保障,村集体有钱了就可以更好的为村民谋福利,比如植树改善环境,给村里一些困难老人发放一些米面粮油等。慢慢的剩余越来越多的时候,由村集体领头可以发展农业2.0,也就是开始搞经济作物,比如瓜果蔬菜大棚或者一些小型加工厂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以上图文仅是个人畅想,过年后我也打算按照这个想法回老家包地实施,希望有经验的前辈能给出点意见,也希望广大网友能假设一些问题能让我提前防患于未然,也希望借此平台能跟广大朋友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