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兵团日报》4版整版刊发了《“五元”成功的秘诀》稿件,讲述了依托天康公司专业的团队、先进的技术、贴心的服务,跻身“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之列的五师双河市八十九团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的成功秘诀。
依托天康公司专业的团队、先进的技术、贴心的服务,
五师八十九团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跻身“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之列
——“五元”成功的秘诀
9月18日中午,一份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日报表发送到了五师八十九团二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杨忠华的手机上。日报表呈现的,是合作社在一天运营中显示的所有数据。杨忠华用目光寻找“调出”一项,数字显示为“119”。
“这是合作社昨天的生猪出栏数。目前,所有的生猪都在供应本地市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每天的生猪屠宰量在200头左右,这说明,我们的合作社已经占据了博州生猪供应的一半还多。”说这话时,杨忠华语气里满是自豪。
五师八十九团二连“两委”成员在远程查看圈内生猪的生长情况(资料图片)。 沈志君 摄
在五师双河市,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赫赫有名,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合作社上一年分红中令人咋舌的数字,还有合作社的引领者——八十九团二连党支部,这个在前不久刚刚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的基层党支部。
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成功的秘诀何在?记者带着这个疑问走进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一探究竟。
合作社来了个厉害的技术员
赵先强,八十九团二连职工,是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最早的一批股东之一,如今他也是五元养殖合作社的监社理事。他的工作,是在种好自己的棉花地之余,一周去合作社了解一次生猪的养殖情况。
说起合作社的变化,最让赵先强难忘的日子,是2018年年底、2019年年初。“那时候,合作社来了个厉害的技术员。”他说。
那一年,原来一直在合作社工作的技术员,因为家中有事,要请两个月假回老家。听到这个消息,赵先强第一个反应是“那可不行。”
为啥?
当时,合作社的经营不景气,有归还银行贷款的压力。合作社里就这么一个懂技术的人,他要走了,圈里的生猪怎么办?
很快,赵先强的担心就被打消了,合作社寻找到的新合作对象——新疆天康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康公司)派来了一位名叫李清杰的技术员。天康公司对于所有合作伙伴提供三级服务支持体系,派驻技术人员就是其中之一。
4个月后,赵先强不仅不再担心,而且还格外开心。因为这个技术员“干得要更好些”。
赵先强是从仔猪出生时的不一样看出变化的。“原来,仔猪出生时颜色看着没有那么鲜亮,成活率也不高。现在,仔猪个个粉嫩,存活率还高。”
仔猪的高成活率,很快就让合作社的养殖圈从以前的“不够养”,变成了“肥猪满圈”。
令人欣喜的变化,远不止这些。赵先强很快就发现了新的技术员给合作社带来的更多变化。
从前,圈舍内的工作多半都是合作社社员或者外聘职工来做,自从天康公司负责合作社生产工作之后,所有工作人员都是由他们统一招聘、培训之后再上岗。赵先强自己也在圈舍内干过活儿,又脏又臭的环境,让他差点坚持不下来。
“当时因为自己是入了股的,所以必须要坚持。”如今外聘来的人,能坚持下来吗?
很快,赵先强的疑虑就被打消了。因为“人家到底是专业的,的确干得更好。”
经过近一年的运作,合作社赶上了好时候,打了一个翻身仗。
2019年3月,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与天康公司合作成立了天康养猪学院。从那之后,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毕业生来合作社里实习、培训,然后才能正式上岗。
五师八十九团二连“两委”成员在悬挂“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牌子(资料图片)。 沈志君 摄
合作社要有专业性
年过50的魏建明,如今是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的技术场长。他是2018年年底受聘来到合作社工作的,负责生猪的生产工作。
学习畜牧专业的魏建明初到合作社,发现“专业性差”是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当时存在的问题之一,而其中,饲料配比随意性大最为突出。
“当时是合作社自己配比饲料,就是由饲料企业给一个配方,然后由一个专门负责饲料的人按比例配比。乍一看很合理,但是在配比中存在根据个人经验随意添加的现象。”
营养与防疫,是养殖行业重要的两个环节。专业性差造成的短板,对这两个环节的影响也最大。
2019年2月,天康公司派出技术支持团队之后,魏建明感觉找到了个“志同道合”的帮手。3个月后,天康公司技术支持体系给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带来的变化逐一展现。
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全程使用天康公司提供的饲料,细化不同生长阶段,按需供给,保证了生猪的营养。在免疫程序中加入了抗体检测环节,让疾病控制更具科学性。而在日常喂养中各项操作的规范性,也让合作社的运转更加有序。
最直观的变化,魏建明用了两个数字来展现。第一个是25天里的断奶仔猪数可以达到10.5到11只。而在之前,最高只有9只。另一个数字,是生猪出栏时间,从以前的200天缩短至170天。
其中最让魏建明称道的,是天康公司员工在操作中的严格执行力。魏建明讲了这么一件事。
一头母猪在生产中突发大出血,这种情况最容易给母猪造成损伤,造成不育。魏建明说:“我当时仔细看了派驻技术人员的操作,他们的处置流程更规范,尤其是在消毒与缝合的步骤操作更精细。这些,都减少了对母猪带来的伤害。”
从2019年2月,天康公司技术支持体系进驻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2年多的时间里,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从当时的生猪存栏6000头,增长为如今的近3万头。
2020年年底,好消息传来,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
“可以这样说,在天康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这三年里,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的专业性体现出来了。”魏建明说。
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的成功,“党建+”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2014年,八十九团二连采取“党支部引领、能人牵头、职工参与、自主创业”的模式,成立了五元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刚开始的社员获得年分红1万余元,发展到2020年部分社员获得46.4万元分红,大家都充满干劲。
要是问合作社的领头人杨忠华,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成功的秘密,他说:“选对了天康公司这个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2018年,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低谷。杨忠华坚定要把合作社干好、干到底的信念,号召连队“两委”和部分职工想办法,解决了资金问题,归还了银行贷款。而这时,由于生猪市场低迷,出售一头生猪,不仅不挣钱,还要倒赔几百元。合作社如何发展,成为摆在党支部面前的问题。
当年10月,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又遇到了难题。
“当时,仔猪一出生就开始腹泻,怎么都控制不住。损失惨重。”这时,杨忠华想起了一直联系他们的天康公司。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杨忠华尝试着与对方联系。很快,天康公司就派人前来接洽。得知当时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的困境后,天康公司提出,可以先解决仔猪问题。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向天康公司提供了200头生病仔猪用于做实验。没想到,治愈率达到了95%。
双方的合作,水到渠成。
合作社使用天康公司的饲料,同时天康公司全程托管合作社日常经营。
2019年上半年,天康公司团队对合作社进行了全面分析,确立下一步工作方向,力保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尽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与天康公司确立合作关系之后,杨忠华认为,合作社的运营自此真正体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
如今,在八十九团二连,连队85%以上的职工成为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的股东。在连队党支部的引领下,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成为带领职工群众致富的龙头。
天康公司的技术支持与运作模式,为五元专业养殖合作社的发展点燃星火,合作社的成功之势,必然燎原。
(记者 郭晓维)
来源 | 兵团日报、第五师双河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 | 王涵
责任编辑 | 李海霞 李芳芳
执行主任 | 毛艳
审核 | 何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