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超市大家可能想到沃尔玛、永辉、大润发、华润万家这些,但实际上我国还有不少老牌的商超,比如人人乐。
人人乐创办1996年,是深圳的本土商超,曾经和华润万家、新一佳齐名,被称为广东超市三巨头,而且还是我国第1家上市的民营商超。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老牌商超,最近一段时间却出现了“关店潮”。
在7月份的时候,人人乐就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年,公司关闭了19家门店,这些门店分布在深圳,广州,东莞,重庆,西安,咸阳,乐山,自贡,南宁等多个地方,这里面既有运营16年的老店铺,也有刚开业4个月的新店。
另外半年就关掉19家门店,这个关店的数量已经相当于人人乐在2017年到2019年之间关闭的店铺数量。
那为什么人人乐要关掉这么多店铺呢?从公告的信息来看,最核心的原因是亏损。
从人人乐各大门店关闭的原因来看,经营亏损持续加大,扭亏无望是普遍原因;另外合同到期因条件太高,不续租也是重要的原因。
所以人人乐选择将十几家店铺关门,其实也是为了减少损失,毕竟2021年上半年,人人乐预计将亏3.2亿到3.7亿之间。
事实上类似人人乐这种关闭门店的商超并不在少数,最近几年各大商超的总体日子都不太好过。
比如2020年超市百强企业的门店数量同比增长7.4%,但是对应的销售规模为9680亿元,同比增长只有4.4%,这意味着扣除这些新店之后,实际上很多老店都有可能处于亏损的状态,这点可以从行业的平均坪效看出来。
2020年,超市百强的平均坪效为14617元/㎡(相当于每平米营业面积一年产生的营业额只有14,610亿元),同比下降654元/㎡。
在绩效下降的情况下,其实很多超市业绩都表现不理想,甚至出现亏损。
比如华润万家2020年销售额只有878.28亿元,同比下降7.6%;而自2016年以来,沃尔玛在中国更是关闭了80家门店;即便像永辉超市这种大型商超也扛不住业绩下滑的压力,进入2021年之后,第一季度永辉超市营收就下降了9.99%,净利润更是只有0.23亿元,同比大跌98.51%。
那为什么这些传统商超业绩表现都不太理想,甚至纷纷关店呢?其实他们都败给了电商和社区团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商业模式都会不断推陈出新,如果一个企业不能积极拥抱新技术,用新的商业思维去思考企业的经营,那随时有可能出现被市场淘汰的情况。
相反在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在消费观念不断改变的背景下,很多企业积极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去改变行业,结果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壮大,然后对行业产生重大的冲击,其中零售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以前大家购买东西的时候都只能通过线下买,虽然这样可以看到产品实物,但相应的可选择的余地,可对比的空间也比较小。
但是过去十几年,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了很多人主要的购物方式,比如2020年我国网上零售额已经达到117,601亿元,而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391,980亿元,相当于网上零售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已经超过30%。
更关键的是,最近几年网上零售的增速明显要比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快,比如2020年网上实物商品零售总额达到97,590亿元,同比增长14.8%,同期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下降3.9%。
在网上零售迅猛发展的情况下,线下实体店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房租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线下的零售店日子更不好过,过去几年时间很多零售店都纷纷关门。
电商的冲击已经让线下零售如芒在背,最近几年兴起的社区团购更是让线下零售雪上加霜。
最近几年各路资本纷纷进入到社区团购当中,他们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以及渠道整合优势,社区团购所到之处,各种线下零售毫无招架之力。
毕竟相比传统零售来说,这些社区团购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另外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他们又可以聚集大量的客户群体。
当社区团购有成本优势,又有流量优势的时候,线下实体店包括商超和一些小的便利店都无法抗衡。
对于人人乐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在电商和社区团购没有出现之前,人人乐在零售领域所向披靡,把业务拓展到全国各地。
然而最近几年随着电商以及社区团购的兴起,包括人人乐在内的各大商超客流量都明显下降,这时候想要维持业绩,要么通过扩大门店数量,要么就是关闭门店,减少损失。
但不管通过哪一种方式,都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包括大型商超和小的便利店,都没法抵挡电商和社区团购的冲击,毕竟高昂的租金成本这是一个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