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代运营公司架构(智能硬件初创公司的组织架构)

智能硬件的创业比互联网的创业至少复杂一倍,创始人要组建一个更加庞大的团队,更加复杂规范的项目流程,来完成产品从开发到上线的整个过程。而初创公司一般资金不足,如何以最少的团队人员去完成复杂的产品上线,很考验团队架构的搭建。核心岗位专员匹配,非核心岗位混搭身兼多职匹配,先聚集一个市场目标,去研发公司现金流的奶牛产品,再逐步扩展规模。



软件研发

智能硬件的智能,公司的经营决策是依靠互联网的结合,能够自动化的判断一些场景、功能、表现形式等。如订单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 App、服务号、小程序 或网站与之相匹配,而这些的开发,是需要一个团队。

电商运营公司一直在招人说明什么


一般情况需要IOS、Android、H5、PHP后端、运维、产品人员,初创公司尽量找多栈技术人员,产品创始人兼任,运气好的话,招到APP、H5多栈、后端运维多栈,技术人员约4人。


硬件研发

智能硬件创业,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硬件。硬件的研发和软件类似,有人负责方案选型,有人负责算法开发,有人负责嵌入式开发,有人负责电路板绘制,有人负责功能展现,有人负责硬件调试,技术人员约4人。


视觉设计

要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负责整个公司的视觉设计、品牌设计、宣传文案设计、海报设计、众筹文案设计,以及各种合作、推广过程中需要做的视觉内容呈现。以及软件的 UI 设计、原型交互设计,招到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兼任约1人。


工业设计

硬件里面的芯片、电路、功能、测试都有人做了之后,还要有人专门负责硬件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内部的结构设计。一般情况下,外观设计做不了结构设计的事,反之亦然,而软件、平面设计更不能做外观设计了。


如果硬件工业设计不是公司的竞争优势,模仿市面成功产品的研发,那么外观设计约1人;结构设计约1人。


生产供应链管理

硬件研发搞定之后,后面要做量产设计,前期研发的所有设计都要专门针对量产来做调整和重新设计。在后面要做模具设计、开发、调整,再往后,要对接各种加工的工厂、各种零件的供货商,然后进行硬件试产。试产没问题后,之后要进行小批量量产,然后大批量量产。而在从试产到量产的过程中,良品率、组装、物料采购、质量检验等等,需要有人负责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品质管理。创始人兼任采购,供应链管理人员约2人。


品牌运营

在公司产品研发、生产、上市的整个过程中,要有人和媒体沟通,负责自己的产品曝光,处理各种公共关系,在众筹中不断地报道媒体这类事情,也要有人负责产品运营体系的活动设计,给曝光提供内容和策划。创始人可以兼任策划,内容兼运营人员约1人。


市场销售

智能硬件产品生产出来后,需要有相应的人去找渠道谈合作销售、要有人去入驻电商店铺销售、要有人去负责线下活动地推直销,才能让创业团队的产品不会囤积不会有量无市。一般情况下,少则约三、五人,多则几十人。


售后服务

当硬件产品开始上线销售之后,智能硬件团队就需要有人专门负责客服和用户反馈了。创始人兼任客服,也可以全员客服。客诉+订单管理,约1人。


运转成本

不包含创始人兼任Hr和行政后勤,总共20人,加上社保等福利,人工成本预计每月27W,再加上办公室租赁水电费,每月运转成本30W:


软件研发:4人,每人平均薪资,15K * 4 = 6W;

硬件研发:4人,每人平均薪资,13K * 4 = 5.2W;

视觉设计:1人,每人平均薪资,12K * 1 = 1.2W;

工业设计:2人,每人平均薪资,13K * 2 = 2.6W;

生产供应链管理:2人,每人平均薪资,10K * 2 = 2W;

品牌运营:1人,每人平均薪资,12K * 1 = 1.2W;

市场销售:5人,每人平均薪资,10K * 5 = 5W;

售后服务:1人,每人平均薪资,7K * 1 = 0.7W;

如果在经营过程中,公司能够挖掘出有预付款现金流的产品,那么每月的运转资金或许更少。


有抱负梦想的你,对这些预算有了了解之后,创业艰辛,单打独斗要衡量启动资金能坚持多久。或许需要找四、五个合伙人一起,压力会轻点。如果你有想法idea,也有一定资源,需要其它资源合伙一起去实现,可私信我,说不定可以牵线搭桥助你一臂之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