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济南天桥区历山北路的单亲妈妈单丽娟登上了人民日报。
38岁的单丽娟是普通的平民老百姓。她之所以能上人民日报,只因为她经营的那家“丽娟便利店”。单妈妈早上五点半起床给孩子做饭,晚上十二点关店睡觉,10年如一日,单丽娟有一个10年没能了却的心愿——卖生鲜。
大家可能会问,卖个生鲜有这么难吗,10年都没能实现。对于大多数店面来说可能就是进个货的事儿,但对于丽娟便利店而言,真就有这么难。单个门店进货困难,店面又小,没啥价格优势,所以一直没能做起来。
今年4月,小店迎来转机,单丽娟接触到了社区电商“淘菜菜”。借助淘菜菜,丽娟便利店迎来了十年的第一次全新升级。
附近居民在前一天晚上10点前,通过淘菜菜下单,第二天下午4点就能在丽娟便利店提货。食品品类琳琅满目,当然,也包括单丽娟想了10年的生鲜。
水果蔬菜进小店,烟火气带来了人气。作为自提点,单丽娟每个月将赚到一笔佣金。
单丽娟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久久未能了却的心愿,便利店的生意也因此实现了数字化。单妈妈现今也有了新的计划,她准备分类目、分场景投入智选货架、鲜食终端、无人售货机等增值业务,通过智慧服务,让“丽娟便利店”的人气更旺。
这些以前听都没听过的专业技术,为单丽娟经营小店打开了全新大门。目前全国像单丽娟这样的零售小店还有600万家,但大多数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经营状态。
如今,淘菜菜对外宣布后续会加大对下沉市场小店以及传统门店的升级改造,全力解决小店小超市的供货不稳定问题,让店家拿到低价且充足的货源,全面促进小店面的数字化革新。
去年年底,社区电商起势,起初为占市场各大巨头开启疯狂补贴战,一度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不要总惦记着白菜水果流量”。
补贴战确实不是很妥当,但社区电商的商业形式着实是在为消费者考虑。此次人民日报通过报道丽娟便利店,认可了淘菜菜的客观价值,实际也是在肯定运营一年多的社区电商的商业模式。
不靠价格战占市场,而是实打实地去帮助小店改造升级,进而提高自身实力、公平竞争的社区电商,才是当今时代需要的角色。这或许也是人民日报公开点赞淘菜菜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