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跟视频营销有哪些不同(社交VS兴趣?视频号与抖音的较量)

近5年来,腾讯频频布局短视频,尝试的项目很多,但是成功的项目不少。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微视”,从界面到功能设计都与抖音非常相似,却一直不温不火。

指导马化腾授意张小龙,在微信平台推出视频号,借助微信这一杀手锏级别的社交应用,以及功能界面上较多的差异化创新,视频号如今发展势头算是不错。

视频号诞生于微信这一国民级社交平台,如核心流量入口和传播裂变路径,都染上了微信社交的色彩——视频号根据社交进行第一推荐,与抖音的根据兴趣标签第一推荐,这就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抖音营销模式和视频

无论是“视频号”菜单直接显示朋友点赞,点击直达首页C位“朋友“栏、朋友圈的展示,都体现了这一点。而我们打开抖音,首页C位一直是“推荐”,同城和关注一直很鸡肋(不过抖音也在强化社交)。


1.社交属性带来去中心和真实性特征


视频号的社交推荐特点,会带来什么呢?

首先,微信是人们的印象管理工具,这就造成那些正面的、有意思的、有深度和内涵的严肃一点的内容,有机会被推荐和上位,那些不利于印象管理的负面、沙雕栏目被点赞自然会少一些。这而不像抖音更多的是娱乐、搞笑、生活类节目霸屏。

其次,微信场景下,真实的、人物出镜的内容,会更有社交的真实感,这种内容发布会更多——因为对于发布者来说,你的朋友都了解你、在看着你,你不会像在抖音那样放的开去做那种太夸张、太虚假的内容,做了也不一定朋友们推荐。

再次,内容的去中心化,被推荐的视频更多样,但是每个视频的点赞量级不会像抖音那样动辄几十万、上百万。这是因为抖音的兴趣标签数量毕竟有限,作品点赞量会因为兴趣标签而汇聚。但是视频号是社交推荐,人与人之间的圈子千千万万,每种内容都有可能被特定的朋友圈子推荐上。

最后,平台风格多样化,不像抖音快手那样有“老铁”和“美好“的明显倾向。这是因为微信人群涵盖了一线到低线的各类人群,对视频作品的偏好也是多样的,用户会各取所需。


2.怎样利用好视频号的社交属性?


基于平台的社交属性,在视频号运营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做:

首先,流量获取上,社交流量是核心,尽量想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发给好友转载,尽可能把关注的粉丝拉倒微信群,随时让粉丝做社交转发,粉丝成为朋友后点赞的权重也会增加,而像抖音那样找水军点赞评论未必效果好。


其次,内容设计上,尽可能真人出镜、建立真实感,励志、科普、风景、才艺类都是不错,内容有能量、有创意、有内涵、有调性,考虑帮助转发者建立好印象。标题设置尽可能有互动性,比如反问句式、提示行动句式、身份代入句式之类,诱导二次元裂变。

再次,功能设置上,把地址设置在你朋友最多的地方,因为你的朋友圈往往有地域性,比如集中在某个城市。设置到这里会有更多朋友看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