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活报全媒体记者梁凤林 吕东来阳泉报道:
3月11日,中共阳泉市委宣传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阳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领导就2021年消费投诉十大热点进行详细介绍。
据了解,2021年,阳泉全市各级12315机构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21386件。其中,咨询15359件,占受理总量的72%;投诉5247件,占受理总量的24%;举报780件,占受理总量的4%。投诉案件中,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3.76万元。
热点一 预付式消费类
全年共计受理1197件,占受理总量的22.8%。主要投诉问题:涉及健身卡、餐饮卡、洗浴卡、洗车卡、美容美发卡等多个服务领域,表现在为消费者办卡后商家更换老板,充值卡遗失不补,限制消费者权益。如“超过有效期”“概不退款”,消费者联系不到商家无法退款等问题。
热点二 餐饮服务类
全年共计受理531件,占受理总量的10.1%。主要投诉问题:服务态度差、饭菜有异物、分量不足、收费不合理、限定最低消费、拒绝或者限制消费者使用现金券及赠券和环境卫生不达标等。主要投诉对象仍是一些中小型餐饮商户。
热点三 美容、美发服务类
全年共计受理434件,占受理总量的8.3%。主要投诉问题:商家经常通过“免费体验”的招数来吸引消费者,高价推销美容产品或美容服务项目;收费不透明诱导消费者办理会员卡,办卡后不履行承诺服务;个别商家因为经营不善,或借办卡之名敛财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的预付款难以追偿等。
热点四 服装、鞋帽类
全年共计受理425件,占受理总量的8.1%。主要投诉问题:服装鞋帽类质次价高、做工粗糙、脱线、掉色、缩水、鞋类开裂、脱胶、断底、掉跟等,经营者不兑现退货承诺、不履行“三包”义务等。其中服装开线、起球,鞋类断底掉跟等质量问题成为投诉重点。
热点五 交通工具类
全年共计受理394件,占受理总量的7.5%。主要投诉问题:在购买汽车过程中存在不合理格式条款;强制搭售保险、加价销售;汽车质量问题;汽车售后服务质量不到位,态度生硬、有意推诿责任等。
热点六 家居用品类
全年共计受理334件,占受理总量的6.4%。主要投诉问题:消费者购买的家电存在外观受损、主机异响等性能故障;商家涉嫌存在夸大商品功能;商家因疫情原因未按约定供货等。定制的家具与约定的尺寸样式不符,购买的家具不符合双方约定的质量标准,家具质量低劣;一些商家不履行“三包”义务,消费者退货、换货、维修难;消费者交付订金后因各种原因不愿购买退款等。
热点七 超市消费服务类
全年共计受理329件,占受理总量的6.3%。主要投诉问题:销售腐败变质的冷冻食品、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优惠活动与超市宣传承诺不符等。因超市自身原因临时改变购物优惠政策,引发的超市纠纷也日益增多。
热点八 珠宝首饰类
全年共计受理174件,占受理总量的3.3%。主要投诉问题: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虚标等级含量、首饰重量、成色不足等。珠宝店常以“以旧换新”的方式进行促销,暗中涨价,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财产安全权和公平交易权。
热点九 健身服务类
全年共计受理83件,占受理总量的1.6%。主要投诉问题:健身机构办卡容易退卡难,设置“霸王条款”减免商家责任;健身机构在健身卡有效期内停业装修,既不能继续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也没有采取其他善后措施等。
热点十 校外教育培训服务类
全年共计受理77件,占受理总量的1.5%。主要投诉问题:“双减”政策下,非法办学机构被查处,培训机构没有及时退还费用;受政策影响,学科类培训机构转为素质发展类培训,但师资配备跟不上,课程设计不合理,宣传承诺履行不到位;部分非学科类机构本已存在经营不善问题,却假借“双减”政策,关门停业,拒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