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东亮(信阳师院传媒学院院长吕东亮教授当选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吕东亮教授当选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9月28日,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及其领导机构,郑州师范学院院长孙先科当选为主席,我校传媒学院院长吕东亮教授当选为副主席。


吕东亮博士是第二届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本次当选为第三届理事会副主席,是对其在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方面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于2008年,是河南省文联下属的文艺家协会组织之一。自成立以来,该协会一直积极致力于推动我省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的健康发展,对凝聚和壮大我省文艺评论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河南省文艺评论为河南文艺创作和文艺的健康发展一直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客观因素,河南省的文艺评论工作长期没有建立组织机构,致使无法开展有组织的评论活动,发挥文艺评论的力量,使一些文艺评论家流失他乡,文艺评论、文艺批评的力量非常微弱。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省文联党组决定以省文联理论研究室为基础,筹备成立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筹备期间,对河南省各级文艺家协会、省直有关单位、新闻出版部门、大专院校等单位的文艺评论者进行摸底调研,登记了第一批会员90人。涵盖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电影电视、曲艺、杂技、民间文艺等专业。2008年2月,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同意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筹备的批复”。经省委宣传部批准,4月19日在郑州召开了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

李庚香副部长首先代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向协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在讲话中说,河南省的文艺评论工作目前还存在着“声音少、人才稀、阵地少”的不足,成立文艺评论家协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需要,也是改变河南省文艺评论现状的需要。文艺评论对创作的引导和指导、群众审美鉴赏水平的提升、弘扬正面价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南文艺评论要在人才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上下工夫,推出更多原创的、正面的、具有超越性的有真知灼见的文艺评论。文学有“文学豫军”、书法有“中原书风”,文艺评论也应该有我们自己的“中原学派”。

吕东亮教授人物简介

吕东亮,博士,教授,现为传媒学院院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信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近年来,先后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欧阳海之歌>与文革文学的发生》等学术论文、文艺评论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七年文学批评史研究》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十余项,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

FUTURE

科研

成果

吕东亮教授

(一) 发表的主要论文

(1)《欧阳海之歌》与文革文学的发生,《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2)胡风派的鲁迅研究及其与主流派的歧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2期。

(3)建国初新诗形式讨论中的“传统”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3期。

(4)干校文学的双璧——《干校六记》和《云梦断忆》的回忆诗学与文化政治,《江汉论坛》2012年第2期,后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

(5)历史照进现实后的罪与罚,《南方文坛》2014年第4期。

(6)在历史边缘沉思存在,《小说评论》2012年第1期。

(7)乔叶论,《小说评论》2013年第3期。

(二)编著书籍

(1) 张一弓研究,独立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2) 中国名人地图(文化随笔),第一作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3)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审美特色研究,撰写其中彝族文学一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三) 主持的主要项目

(1) 主持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十七年文学批评史研究(14CZW011)”。

(2) 主持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社科项目“新世纪以来河南女小说家创作研究”。

FUTURE

主要

吕东

奖励

吕东亮教授

(1)2013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2)2015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3)2014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2017年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相信吕东亮教授担任我院院长之后

将继续为我院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为我校更加出彩谱写时代华章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