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区委书记韩永军与信访群众的短信曝光!
其实,韩永军是在外地出差,接到信访群众的短信后,及时回复。
随后,他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对接这名信访群众,要求最大努力解决好信访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
对此
新时报记者也颇有感触
其实,韩永军的手机朋友圈,
不但有信访群众,媒体记者也不少。
涉及到市中区的事,
只要你联系上他,都会及时回复。
因工作采访,新时报记者也是韩永军的微信好友。
有这么两个事例,新时报记者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01
今年3月,一名外地读者打电话找到新时报记者,说想在市中区投资数字产业方面项目,能否问问具体政策。
新时报记者把这名读者用微信发来的项目资料,转给了韩永军。
不久后,韩永军在微信上回复:谢谢老朋友,区投促局,燕晓静马上和你联系。10分钟后,新时报记者接到了燕晓静打来的电话。
02
今年4月清明节,市中区有人在上坟时,引发一片山林失火。网上很多人都在议论此事,到底怎么处理引发火情的人。
为了解火灾情况,记者早上7点给韩永军发微信:韩书记好,听说抓住引发火灾的人了?2分钟后,他回复:马上宣布案情,可联系市中区宣传部书信部长。
这次韩永军及时短信回复信访群众,让记者想起与他在微信上的这两次不是釆访的交流。
以上事件,是新时报记者亲历的。
咱们再看看今天“市中区区委书记韩永军与信访群众的短信曝光”的内容。
在外出差,及时回复信访群众
8月23日,介绍信息为“ (日本)亚洲通讯社社长,连续22年采访中国两会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系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特邀列席代表。”的微博用户“徐静波微博”发布的一条微博,引起网友关注。
“徐静波微博”在微博中写道:“今天在办公室接待济南市市中区区委书记韩永军先生一行,聊到一半,韩书记说了一句话‘对不起,我回一个微信’。我瞟了一眼,他给回的是一个信访群众。信访群众居然有区委书记的微信,这有点惊讶!”
微博配图是“徐静波微博”用手机拍摄的济南市市中区区委书记韩永军与备注“X桂英·信访群众”的短信对话。“X桂英”首先给韩永军发短信“书记,我每天都在等待着办事处能及时解决,但总是事与愿违,书记,您不能让办事处给我解决答复吗?”文末配了一个流泪的表情。韩永军收到短信后很快回复道:“收到,桂英同志。近期我在安排接访一次。祝安好。您的朋友永军。”随后,“X桂英”回复:“好的书记,收到您信息好开心!”
济南这位信访群众可能不知道,发出这条诉求短信时,韩永军正在与他人谈工作。在接到短信后,及时回复短信。
今天,新时报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上韩永军了解当时的情况。原来他正在外地出差,在收到信访群众短信后,打断谈话,回复短信。
对于网上火了的这个手机短信回复照片,他给记者回复微信:在外出差,一个小信息,让招商引资推荐方捕捉到了。惭愧惭愧。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条短信,一条微信,一个电话,都可能代表群众诉求,都不是小事,他能找你,说明对你有充分的信任。
作为一名政府官员,能够平等地与不同背景的网民交流,及时听取不同声音与意见,重视舆情与民意,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会更加赢得群众的信任,构建良好的干群关系。
上访群众,对很多官员来说,都是“避之不及”的话题,大多数时候也尽量“避而不见”。像韩永军这样与信访群众互相存有手机号码,还能及时回短信安抚沟通的,更是少之又少。
对此,微博网友“彩霞在天边”评价:“厉害不是信访群众有书记手机号,厉害的是书记有群众手机号。”有来自济南市市中区的网友也留言:“济南市市中区群众前来点赞!”
手机朋友圈里有信访群众,媒体记者,同事…
最关键的问题是,韩永军把他们一一放在了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