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要注意,一盔一带要牢记;电动三轮莫载人,省得死神敲你门;生命诚可贵,头盔来护卫;佩戴头盔,永不吃亏......”近日,渭南市大荔县一民间“自乐班”演艺团表演的民俗风交通安全宣传视频火了,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民俗与交通安全知识为何完成破壁?背后的故事在这!
9月17日,大荔县梦之缘婚庆张磊团队在抖音上发布一条视频,张磊坐在电动三轮摩托车驾驶位,五位成员手拿唢呐或鼓在车斗内说着顺口溜,说完后,张磊驾驶电动三轮摩托车行驶出画面外。
随后,大荔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监控到此条视频,后联系该团队,对他们电动三轮车载人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
“为了达到戏剧性效果,我们才进行电动三轮车载人,平时没有这种行为,当天电动三轮车停靠在巷道,成员们在静止的电动三轮车上拍摄,视频结尾时才发动车辆。”9月23日,张磊告诉记者,虽然只有几秒的画面,但很有可能会误导其他人,在大荔交警建议下,决定拍摄交通安全宣传视频。
9月21日,张磊团队和民警在玫瑰湖附近拍摄了交通安全宣传视频,后上传至网络。
“民间演艺团本身自带流量,民警与演艺团沟通后,充分发挥成员的特长,生动幽默的方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市民更容易接受,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大荔县公安局交通警察管理大队副队长党超道。
华商报记者 赵峰 编辑 马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