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创业者或企业家说,我们每年投入巨资进行传播推广,但带来的效果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品牌形象没多大提升,产品销量也没有提高,花钱只是赚了个吆喝。在传播新时代,这绝非个案,隐藏在其背后的本质是:在碎片化信息量大爆炸的时代,单向传播洗脑式广告已经渐失市场,随着新技术、新消费主力军的崛起,他们对传播内容的品质性、娱乐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更感兴趣。那么在新媒体时代数字营销如何破局呢?做好如下四点攻略可轻松破局。
一是提升品牌传播内容的品质;二是集中火力、压强一点,持续推广;三是注重传播的触点体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四是设计好渠道的便利性,便于目标客户随时随地购买。
品牌能否形成良好的品效合一,除了品牌顶层战略规划和品牌形象的设计,关键在于四点品牌营销配称动作的有效执行。
提升传播内容的品质,规划正确的传播内容
要将品牌核心价值主张延续到传播的各个信息环节,传播内容以品牌核心价值主张为原点,进行各种形式的延展和创作,触达消费者五觉,触动消费者的心,给消费者提供一个选择您而不选择别人的理由。
品牌营销传播的底层逻辑已由AIDMA转向AISAS,:AIDMA是1898年美国广告学家E.S.刘易斯提出消费者行为模式模型: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AISAS是2005年电通广告公司基于互联网传播环境提出的模型: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
虽然这两种主流的消费者传播逻辑行为模式发生改变,但底层传播思想仍然保持一致,就是要先吸引注意和唤起兴趣。其内在本质是,通过重复传播,让消费者认得出想得起起这个品牌,这是属于消费者品牌认知阶段,也是品牌资产最基础的要素,品牌营销传播目的之一就是强化消费者的认知。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就是 “认识——认知——认同”的心理转变过程,这个过程转变根据产品的属性、价值高低和传播内容的输出效果,产生的决策时间也有所差异,比如一瓶水,其决策过程可能仅2、3秒,而购买一辆汽车,从比较到购买可能需要2、3个月的时间。一个好的传播内容就是一种品牌承诺,可以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和选择风险,如何提升品牌传播内容呢?
首先,向消费者清晰的传递品类和品牌名称,表明你是做什么的?
其次,明确传达给消费者选择你品牌不选择竞品的理由,提炼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同竞品的差异化优点,能帮消费者解决什么问题?
最后,让品牌与消费者形成情感和精神上的连接,传递给消费者除了产品功能层面之外的利益点,我和你有什么关系?
大多数情况下,复制一个产品是比较容易的,但比较难以复制的是消费者的认知,消费者对品牌良好的认知,消费者认知大于事实。
品牌认识一旦形成很难被改变,所以打败一个产品很容易,打败一个品牌就很难。即使事实上您有更好的产品,但消费者一旦先入为主,他认为产品好才是真的好,因为品牌认知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所以在今天的市场当中,要开创差异化的价值很重要,但是要抓住一个时间窗口,先入为主,在消费者心智当中固化这种品牌认知,建立品牌竞争壁垒,形成品牌竞争护城河。
品牌的初阶认知来自于传播,而传播内容则直接决定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认知,而要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其核心还是需要提升传播内容的品质,规划正确的符号品牌核心价值主张的传播内容。
集中火力、压强一点,持续推广
传播内容如果没有延展品牌核心价值理念,即使信息触达了,依然不能穿透消费者心智,达不到消费者心智阙值。所以传播内容必须压强品牌核心价值主张,并集中企业所有优势资源,采取饱和式攻击,持续向消费者进行传递和推广,将品牌核心理念强有力的植入消费者的心智当中。
营销传播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品牌曝光声量达到一定量级时,才能产生质变,此时取得显著的收益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传播行业有一个叫“沸水效应”,就是如果水没有烧到100度,只烧到了90度,它就是浪费,热度很快就没有了,很快就会冷却下来。但是如果烧到100度水烧开了,之后只需要小火维持,就能一直保持100度。
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一旦打透,从量变到质变,“种”在消费者的心智当中,后面的品牌营销只需要靠小部分的预算就可以维持了。但是如果你没有打透,没有产生量变到质变的拐点的时候,半途而废才是最大的浪费。品牌要想在消费者心智当中固化定位,一定要加热到消费者心智记忆的沸点。
以重复率对抗遗忘率,重复带来的熟悉感可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指出,人是一种生物,在生存环境中要保持警觉。重复性会引发认知放松的舒服感和熟悉感,一个信息反复出现没有带来不好的结果就会变成一个安全的讯号,时间长了,安全的就是好的,熟悉了就容易喜欢,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单纯的曝光效应。
注重传播的触点体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今天的时代属于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消费者既是传播受众也是传播源,新媒体时代已经进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
从前,消费者决策主要依赖于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媒体,传播的信息渠道是单向的,消费者的反馈信息通常是被忽视的,品牌也难以发挥消费者之间互相传播的作用。现在则是双向通道,淘宝、京东、小红书、微信、抖音、体验店,新媒体以及传统渠道的数字化,成为消费者发声的新途径。同时,KOL、KOC逐渐发力,成为品牌消费潮流的体验官。
营销界流行了一句警句:品牌是属于消费者的,品牌主只是代运营这个品牌。相应的,品牌的塑造也从企业单向转为企业-消费者双向的过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口碑营销、社交种草逐渐成为流行的概念,符合品牌核心价值主张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检验品牌的重要手段。
在“双微一抖一分众”的趋势下,消费者不仅需要直达内心的传播内容,也会主动搜索了解品牌和产品信息,验证传播内容的可靠性。品牌评价逐渐成为决定消费者从认知转为认购的关键因素。
如果您的传播内容信息不仅触达到了消费者,也让消费者也产生了兴趣,这时候消费者会主动搜索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口碑去评估品牌,所以品牌主一方面需要在社交媒体种草,或者进行搜索引擎优化,更重要的前提是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注重传播的触点体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设计好渠道的便利性,便于目标客户随时随地购买
信息触达之后,产品在哪里可以买到?铺货覆盖率是否全面?货品在货架上的牌面有多大?导购推广引流如何?如果是线上为主,消费者如何找到你店铺?站内的精准引流工作怎么推广转化率才高等?都是需要提前布局和考虑的。
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的中坚力量,5G互联网技术的完善,消费者追求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逐渐成为主流,2021年双11,天猫5403亿元京东3491亿元再次刷新记录,90后与00后消费者已经取代原有的80后成为了新的网购消费领头羊,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各种产品,在新消费时代背景下,消费者不仅重视性价比,也重视便捷性和效率。
线下商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购物场所,尽可能地扩大线下门店覆盖率,店铺选址重点考虑交通因素;货物的摆放要便于消费者拿取和回放;安装自主扫码付款设备,提高买单效率。
所以,做好上述三点,再设计好渠道的便利性,让目标客户随时随地都能购买,已经成为数字营销关键破局点。
上海硕呈认为品牌的建设需要闭环思维,完成从“认识——认知——认同——认购”的过渡,让更多消费者认识你,熟悉你,产生信任和喜欢,最终形成购买并重复购买,这是完整的营销价值链。
品牌传播的全路径,要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认知、认同到认购,让更多的消费者熟悉你的品牌并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新时代传播背景下的品牌传播要靠数字营销去引爆。品牌要做强,企业要做大,要从品牌的认识、认知、认同和认购底层逻辑提前布局和谋划好,这既是一条完整的价值链,也是新媒体时代数字营销破局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