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到底长啥样?(宝船网查船宝下载)



据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随行的有士兵、军官、水兵、医官等。,每次两万多人。

这条船有多大?它开着吗?今天就让柯教授给大家讲讲去西方最重要的“宝船”。



这条船有多大?

据《明代郑和传》记载,郑和乘坐一艘长44英尺、宽18英尺的“大宝船”下西洋。

建造宝船的船坞里出土的一把木尺,标明一尺等于31.3厘米,十尺就是十尺,也就是说,“大宝船”长近138米。



明代太监洪宝墓中的一块碑文记载“永乐时代...五千巨舰与大富等号”。拿着圣旨去结交西方各国”。

太监洪宝作为郑和的重要追随者,应该和郑和是一条船上的人。“大福”应该是“大宝船”。

材料,当时的容量单位,5000个材料相当于今天的排水量2500多吨。

要知道,哥伦布航行近百年后的三艘船中,最大的一艘“圣玛利亚”号,排水量只有100吨。

郑和每次出行都要带200多艘船,所以平均下来每艘船至少要载上千人!

这艘船是什么样的?

郑和宝船属于建造船。顾名思义,船有很多层。

主甲板中间有一个甲板室叫艉(中)楼,船艉(船尾)有一个三层的艉楼。郑和就住在这个船尾楼,船头部分有一个两层楼的建筑,从船舱底部到甲板共分五层。

柯教授觉得这条船不大但是足够了。毕竟现在普通硬卧火车一张床的面积不到2平方米。所以,2万人以上的舰队是可以接受的。



底层填充砂石以维持船体的稳定,二层和三层填充货物和食物,可以说是整个航程的关键。

上层是从顶层到甲板的那一层。除了左右两边的大炮,中间3000多平米的空房是800多人随舰生活的地方。每个人的空房间差不多4平米。

船头是一百多名水手居住的地方。

郑和住在船尾第二层的深处。三楼是供奉妈祖的神龛,一楼是舵手操作室。

宝船网

船上有玻璃。

介绍全船的大致构造,柯教授还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下当时的“玻璃”。

想象一下,一个3000平米的小屋,没有灯光是什么感觉。没有光,人怎么活?



古人早就想好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

鲍船厂考古发现八片晶莹剔透的蚌片,每片仅0.1毫米厚。它们是由经过仔细打磨后从蛤壳中间切下的长方形蛤壳片制成的。它们光滑而平坦,并且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它们一个接一个地镶嵌在船体的木质格子窗上,挡风遮雨,透光。它们堪称明朝的完美“玻璃”。



大宝船的制造是郑和下西洋的先决条件,这里面有很多奥秘,等待我们通过不断的考古去发现。

古人有什么样的智慧?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健康提示:请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演讲室

海洋的传说

播出时间:11月13日至12月2日12: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来源:央视科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