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临川:善“贷”农民广创业(开心贷款倒闭了吗)

“政府担保的小额贷款帮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以后创业的路会越走越宽。”7月19日,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乡油墩村村民刘对区人社部门的帮助仍激动不已。曾经在深圳打工的刘,2017年回乡创业,成功申请到5万元小额贷款,做起了鳗鱼养殖。去年,他获利10多万元,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星光大道”。



近年来,临川区认真落实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通过加强服务、创业培训、设立创业园等方式,全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创业。今年以来,该区累计发放小额贷款近6894万元,直接扶持2867户农民创业,带动和吸纳8000多名村民就业。小额贷款成为该区农民致富的新动力。

开心贷



服务贴住人心。

“真没想到政府工作人员会来为我服务。”最近,连城乡邹佳村的村民邹在收到8万元小额贷款后非常高兴。原来,邹在市区赣东大道经营一家皮具店,一直想扩大店内经营规模,苦于资金不足。今年年初,区再就业小额贷款信用担保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来到她的店里,介绍了办理和发放小额贷款的流程。第二天,邹按照担保中心工作人员提供的流程提交了资料。没想到手续当场就批下来了。这是本区小额担保贷款送货上门的一个镜头。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该区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高贷款服务水平。区小额贷款担保中心采取一站式服务的“四个一”方式,包括一个窗口个人申请、实地考察和一体化运作、银行审核一次性完成、贷款发放。它规范了程序,简化了手续,保证了贷款的顺利发放。同时,该中心完善放贷机制,规避和防范贷款风险,严格执行“个人申请、社区同意、资格审查、人员担保、银行贷款核查”的审批程序,杜绝个人贷款,确保资金安全。

训练强技能

前不久,经过创业培训,田鹏乡谢佳村村民付仁生在家乡创办了泥鳅养殖场,修建了6个养殖池,面积10亩,放养泥鳅18.5万尾。付仁生采用“养肥虫、以虫养鱼”、水面放养水葫芦等生态养殖技术,他饲养的泥鳅成活率达到95%。“种田不能盲目,一定要掌握技术。如果我没有参加区里的创业培训,我养的泥鳅成活率肯定不会这么高。”傅仁生说。

为了提高小额贷款的效果,真正让农民致富,在发放小额贷款之前,允许信贷员免费参加创业培训。通过互动培训的方法,为创业者诊脉,指点迷津,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出主意,给他们致富的“金钥匙”。并将小额担保贷款与项目开发、业务指导、税费减免相结合,通过各项扶持政策提升贷款人的创业能力。对参加创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优先办理贷款手续。对发展前景好、就业人数多的个体户,提高贷款额度,支持其扩大规模。在过去两年里,在这一领域举办了12期创业培训班,培训了1,000多名学员。

建设促进创业的基地

今年7月,东关镇张村村民张声华在获得小额贷款后,在镇上的创业孵化基地开了一家建材加工店。“多亏了镇上的创业基地,我的创业梦在家就能实现。”张声华说,之前,他一直在城市的一些建筑工地从事建筑行业。赚的钱不多,也很辛苦。东关镇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后,他想在这里开一家自己的店。很快,在镇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的建材店顺利开业。

为降低创业成本,方便群众创业,该区在东关、藤桥等镇设立了一批小型创业孵化基地,为入园企业提供从审批、招聘到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服务,以及融资担保和后勤保障。目前,这些小型创业园已入驻企业36家,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全年税收近千万元。(张金辉摄)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王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