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百度世界:技术理想主义与产品实用主义走向统一(筷搜哪一年推出的产品)



文|兰

11月1日,2018百度世界大会召开。今年也是百度连续第三年围绕AI的一贯核心打造大会主题,但也是意料之中,情理之中。

这不仅呼应了百度“All in AI”的决心,也再次证明了百度的AI进展已经引起业界的关注,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依然明显。

有意思的是,就在一天前,百度发布了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不仅谈到了搜索、信息流等主渠道业务在AI技术加持下的赋能作用,还进一步强调了暂时无法对营收做出实质贡献但未来同样大有可为的AI项目的进展。

例如,百度本季财报显示,L4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Apolon)已经在中国10多个城市投入运营。截至9月30日,杜尔OS激活设备数量从1亿增长到1.41亿,Duer OS语音查询突破8亿。阿波罗生态伙伴总数已达130家。

从财报中AI的最新进展不难看出,百度对AI商业化的前景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

另一方面,回顾本次百度世界大会,对应今年的“Yes,AI Do”主题,百度推动AI在软硬件结合下的全面落地是今年最大的看点,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向外界展示了百度AI的信心从何而来,落在何处。

其中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AI眼底筛查机,可以帮助那些缺乏眼科医生的基层和偏远地区,帮助完成眼科患者的筛查;财报中提到的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将于2019年小批量投入示范运营,2020年在更多城市大批量投入运营;没完没了的谈话;,DuerOS新一代语音交互技术,将智能语音交互的自然度提升到新的高度;智能硬件mini系列也有了两个新成员,mini智能音箱Pro和mini语音车载支架。





更何况,百度AI脚踏实地的应用还体现在国民经济三大更务实的行业。除了AI眼底筛查机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百度还与麦飞科技合作推出了智能农业遥感监测系统,基于对农业病虫害的智能检测和精准应用,可减少50%的农药使用量。

在工业领域,百度与先行者合作,推出全球首款基于视觉技术的低成本量产解决方案的工程装备——无人自主挖掘机。在工程项目中实现少人甚至无人的智能化施工,可以降低40%的人工成本,增加50%的项目收益,进一步解放人力,激活产业。

事实上,自从百度喊出“All in AI”之后,就一直处于一边高速行驶一边换轮子的状态。既有空的果断,又有最后一搏的冒险。

筷搜

本次百度世界大会,务实色彩远高于务虚,向外界展示了一批足以大规模商业化的案例。换句话说,百度已经不满足于渲染AI的未来价值。而是把当地的未来带到了眼前,以产品化的形式固定下来。

另一方面,虽然AI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视为自动化的延续,但前瞻性的论点总是透露出人类对科学创造的怀疑态度,就像黑暗故事中的潘多拉魔盒,它打开的欲望诱惑着所有人,但没有人敢声称自己能够控制随之而来的未知局面。

与马克·扎克伯格的辩论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追求唯物主义的前者看来,AI无限制的发展必然会以人类被机器毁灭的结局告终,而后者从观念立场上认为马斯克对AI的理解非常有限,末日恐惧是一种不必要的消极态度。

无论如何,在未来真正到来之前,出于恐慌和消极而主动锁定空的进度是荒谬的。好在今年的百度世界描绘了一幅值得期待的AI蓝图,也展现了相当多先进技术的落地将带来的社会福利,为所有期待AI时代的目光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说起这个百度世界,我觉得最有趣的硬件产品其实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也是价格最低的一个——小语音车载支架。

这款产品价格和普通车载手机支架差不多(预售活动价在49元)。内置双麦克风阵列进行收音机接收,针对车内环境进行优化降噪,80 km/h唤醒率可达97%以上,基于此支持语音唤醒,配合小助手可以实现地图导航、打电话、听FM歌曲等常用功能,甚至可以实现手机无线充电。

所以一经发售就迅速售罄,甚至小度商城也出现了大量订单涌入导致无法下单的问题。不止一个朋友在朋友圈说,小汽车支架可能会成为今年最火的智能硬件产品。

这款看似廉价却极其实用的爆款产品背后,是百度AI技术理想主义和产品实用主义的统一。

事实上,AI技术落地的时候,百度也不是没有走弯路。2014年百度世界大会推出的百度筷子搜索就是一个例子。

百度筷子搜索的功能是收集水、汤、油等食物的数据并进行检测,比如食用油是不是“地沟油”,号称获得了国内外多项创意和技术大奖。出版之初曾引起热议,如今几乎销声匿迹。

原因是它的定位比较模糊,看起来像便携移动设备,实际上并不便携——谁会带着一双筷子出去吃饭呢?应用场景极其有限,看起来像家用设备。其实它提供的功能很少,效果也不如专业设备。

换句话说,百度筷子搜索不缺技术创新,缺的是对产品实用性的考虑。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AI产品,因此必然会陷入“好评如潮”的境地。

毕竟技术是要落地的,所以必须考虑市场和应用。小型语音车载支架的流行再次印证了这一点。真正造福大众的AI技术和产品,有时候并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做出来,只满足用户不起眼的小需求。





在细微处见大千,在寂静处听惊雷。

近年来,AI热潮可能是从AlphaGo战胜李世石开始的,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AI能否战胜人类棋手并不重要。重要的也许只是你是否能在飞驰的汽车里轻松愉快地听歌。

正如尤瓦尔·哈拉里所说,“技术从来都不是决定性的。我们可以利用同样的技术突破创造完全不同的社会和环境。」

作为工业科技的终极代表,AI的终极趋势还是要回归到人的需求层面。在解决了技术理想主义和产品实用主义的分歧之后,百度离自己的收获日越来越近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