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院士在四川之行开幕式上聆听。记者李强摄
9月18日,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院士在四川召开研讨会。记者华晓峰摄
9月18日,四川迎来了一个铁杆“智库”——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130多位院士齐聚成都,参加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院士四川行。会上,院士们盛赞四川各方面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为四川发展建言献策。
谈论前景
看好四川,希望离四川近一点
"四川能源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发展前景非常好."罗平亚,四川内江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说四川话。
自信从何而来?在罗平亚看来,四川是能源生产、消费、装备制造和交通运输大省,特点是天然气储量丰富,煤炭资源多样,新能源品种齐全。此外,四川盆地的页岩气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均居全国首位。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我非常愿意回到四川为家乡服务。”“我和四川长期保持科研合作关系。只要四川需要,就要积极响应号召!”......会上,多位院士表示,非常看好四川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与四川走得更近。
"四川的优势资源可以对新材料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说,中国有四大战略优势资源,其中四川占了三个,分别是钒钛、稀土和石墨,其中钒钛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大资源。干勇建议,四川应抓住资源优势,满足当前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发展对新一代材料提出的要求。
给出建议
内容涵盖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
谈问题,出建议,来自全国各地的院士为四川发展出谋划策,涵盖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空气质量等诸多方面。
针对四川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罗平亚建议,四川应通过打造页岩气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和综合利用基地,同步提高天然气在火力发电中的使用比例,降低煤炭使用比例,继续因地制宜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柴”的电能替代工作,探索水电站制氢装置的配套建设。
“空天一定是未来发展和竞争的重点领域。”针对川航空产业发展现状,中科院院士杨伟对川航空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表示,四川要确定支线航空空产业发展战略,优化产业链布局。比如在地方层面,应该重点发展公务机和支线飞机的产业布局。同时,加快建立四川省空日技术实验室,通过政企融合发展高附加值的航空空维修培训产业。
很多院士都把科研项目带到了四川。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带来好消息:日前,成都市新都区餐厨垃圾处理示范生产线进入试运行阶段。生产线可以将餐厨垃圾转化为酒精、油脂等。不一会儿。“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为四川提供一个垃圾处理解决方案。”刘人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