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创新创业点子(高利芳:护士变身发明家,一个月获两项国家专利)

来源:阳泉日报

高利芳的灵感来源于日常工作,她希望这些小发明能够为患者带来福音,帮助同事提高工作效率。

这几日,市一院不少医护人员在朋友圈纷纷转发一条“本院一护士的两项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的消息。面对大家的称赞,同事口中的“发明家”——高利芳的心情却很平静,她一再表示“同事们对我的帮助很大”。

护理专业创业的点子

今年38岁的高利芳现为市一院急诊科主管护师、副护士长,2017年获“阳泉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曾驰援湖北一线抗击疫情。今年2月中旬,她发明的“可亮式多功能床头卡牌”和“便携式分类取药筐”同时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被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与其他科室不同,急诊科突发病例多,医治范围广,因此对护士的业务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而高利芳在急诊科一待就是15年,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为她的发明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市一院的入院流程,医嘱内容做成纸质卡片后,要放置在患者床头或床尾的卡牌中,是病房容纳患者信息和医务人员诊治时核对的必备物品。然而,目前医院使用的床头卡牌,卡槽往往存在宽度窄或设置少等问题,致使相关信息不醒目或警示卡无法插入,如果零散放置,不仅容易丢失,还影响病房美观。若遇上床尾放置的卡牌,护士操作时就需反复弯腰或蹲下查对,时间长了会影响人的腰腿功能。

“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给日常工作带来很多不便。”高利芳说,灵感来源于工作,为了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发明一种“方便”的床头卡牌的念头便在她脑海中产生了。

有了想法后,高利芳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构思,初步构思完成后,她将想法绘制成草图,还不断地让患者和同事提出建议,再一遍遍地找出不足进行修改。经过多次研制、改良,前后历时一年半,她终于自制出一种可亮式多功能床头卡牌。

该床头卡牌由亚克力板和双色板制成,设有宽度不一的六个卡槽,制作了“空腹抽血、导管勿折、小心压疮”等标有患者信息、高危内容以及温馨提示的卡牌,不仅易于清洁消毒,还可长期使用。此外,高利芳还在卡牌底部安装了LED灯条,便于护士夜间操作,也避免了反复开关灯影响患者休息。

高利芳的可亮式多功能床头卡牌一做出来,就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将床头卡、警示卡和床头灯集于一体,使床头信息更加完整,我们护理起来方便多了。”市一院急诊科一位护士说。

可亮式多功能床头卡牌的成功制成,给了高利芳很大的鼓励和信心。仅仅过了一年,她就有了第二项发明——一种便携式分类取药筐,再次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变成了现实。

帮病人取药是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市一院门诊药房每日取药处方近5000张,遇到抢救病人,护士们取药还会时不时上演“百米冲刺”。目前,国内多数医院门诊取药通常采取有偿提供一次性塑料袋的方法,市一院也不例外。然而,在药物种类多的情况下,液体、口服药、针剂混在一起,容易磨损字迹,甚至损坏药品,护士在使用前再将之进行分类、核对,又会增加工作量。

“能不能做一个既能分类,又便于携带的取药筐呢?”高利芳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高利芳开动脑筋,用废弃的留置针盒做成了一种长方形的取药筐。小小的药筐看着简单却内藏玄机,由综合筐、液体筐与支撑架三部分组成,筐内用各种塑料底座加以分割,药品分区明确,药品分类放置,一目了然,既能有效避免药物受损,又能助护士及时分类,节省了来回取药所花费的时间,有效提升了换药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可亮式多功能床头卡牌,还是便携式分类取药筐,均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仅制作简单,安装方便,还可反复使用,为医院节约了成本。

据悉,目前高利芳还有一项发明正在申请专利中。

“搞发明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还能申请专利,只是想为患者和医院多做点事,希望这些专利能够造福患者和医院。”高利芳谦虚地说,她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发明能推广开来,真正服务于临床。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