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在路上)

来源:河南日报在线

作者:张毅

有白天和夜晚。我们白天工作,晚上休息。白天努力,晚上做梦。也许世间万物都趋于平衡。时间不例外,生活也不例外。它给了我们努力和安逸,给了我们奋斗和梦想。驰骋在路上,那些倒退的风景,很像我们退不回来的仓促生活。

一路向前,未知就在前方,等着我们经过或拥抱,甚至会散发出一种引力,让我们一直行色匆匆。用强大的磁场,吸引我们观望甚至进入,用好奇、探索、热爱或热爱去探索生命的细微之光,用坚持和努力去采集这些火种,经过时间的磨砺,发出耀眼的光芒。或者不需要发光,只要保持温暖,平静,开心就好。这样的旅程无疑是人们向往的生活,有诗,有歌,有远方。然而,磁场的吸引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会很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消化和磨合,也会产生麻木、彷徨、疲惫甚至厌恶,终点也未必是当初想象的美好和神秘。转弯或绕道往往比继续更令人困惑。重叠后悔的经历,往往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误入歧途。这样短距离就能及时改变,悬崖勒马了。漫漫征途,爬山涉水,一路坎坷颠簸,却无诗无花,一路天涯,总是手空空,只能停留叹息。

今天,我又上路了。已经是隆冬了。两边的山,路边的树,都被季节褪了色。光秃秃的岩石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活力,默默地屹立在天地之间。偶尔在光秃秃的树枝上看到鸟巢悬浮,给荒凉的景色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这条路走过无数次,却从未翻过两边的山梁。每次看着他们从我身边疾驰而过,倒退,看着他们的影像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视野的尽头,匆匆的消失。在路上,不可能亲自去参观每一朵花、每一棵树和每一座山。这种偶然性不是太痛苦就忘不了的。但是,一见钟情而产生的依恋和遗憾,终究会在生活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想起来,心里都会有一层薄雾。

记得有一年和朋友去青海湖,因为跟团玩,时间限制很紧。从日月山到青海湖的路上,天地无垠,漫溢的绿色淹没了我们的心。车上所有人都屏息凝视,被世界污染的心在颠簸的路上耐心跳动。突然,一大片茂盛的油菜花海映入眼帘。明黄色在茫茫绿色中变得越来越亮,白云蓝天。这个色块的世界,让无精打采的看客被这种雄伟的色彩震撼了。车内一片哗然,大家开始纷纷表示要下车。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杂乱到整齐,由乞求到呼喊。每一个声音都更强烈,更急迫。看到这种洋洋洒洒飞来飞去的气势,每个人的内心都可以呼之欲出,恨不得破窗跳入花海。尽管一再要求,导游还是没能满足大家的愿望,我们看着油菜花海消失在地平线和我们的视野里。

这支画笔成了我一生的梦想和挥之不去的记忆。每每想起那壮美辽阔的美景,就有想回到那里的冲动,但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完成这个夙愿。这样的缺陷所传播的更深远的记忆,可能还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反复警惕和敲打。错过的永远不会再来,错过的可能是永远。只有在当下努力去欣赏,去学习,去尝试,甚至去失败,才能活出鲜活的生命。

一首歌的歌词说:有些人走开了,有些东西看着看着就淡了。路上的风雨会冲淡浓浓的情绪,过滤同龄人的伙伴;坎坷的路会改变行走的方向,磨炼行走的意志;路边的风景会诱惑贪婪的目光,鼓励前进的步伐。人生这条单行道,走过就回不去了。留或转,前进或后退,都是路上的选择,都是人生与世界的新相遇。就算重新来过,也会有不一样的心情。在路上,就是把各种认知世界刻在生活上,重新打开自己的密码,给世界一个自我认同的符号。为此,尽可能让生活多一些倔强、勇敢、美好、善良的印记,多一些岁月感动的光泽,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温暖他人。

快递在路上可以退货吗



本文发表于2019年12月11日《河南日报》第10版。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