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宋村乡和淳安县妇联在青山口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加工技能大赛,以进一步强化来料加工的氛围,促进来料加工的快速恢复,帮助减薄增收。
全镇90多名加工能手参加了家纺和笔套的比赛。他们动作熟练。不到10分钟,多名队员已经完成了50支成品圆珠笔的组装任务。经过一个小时的比赛,共有12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一、二、三等奖。
在比赛现场,我们看到了一位非常特别的老人,他正吃力地用一只手组装一支圆珠笔。她就是宋双女,一个不折不扣的青山口村农民。她已经78岁了。小时候她因一次意外致残,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工作和生活的热爱。
“虽然我一只手有残疾,但这完全不影响我加工来料,就是速度比普通人慢一点,但我很满足,只要有工作就觉得很幸福。”宋双女说:“我曾经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但我可能什么也做不了。后来村里开始来料加工,我也尝试参与。慢慢的,我发现我可以做点事情,感谢(宋是乡来料加工代理)给我这个机会。”
“因为身体残疾,她要花比正常人至少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完成一个产品,但她始终坚持,认真,专注。”青山村书记夏建平说。
据妇女主任夏玉凤介绍,宋双女平时都是一个人在家。除了在田里干农活,她还摆钢笔和签字笔。一般组装100支钢笔她能拿到1元,一个月也能拿到300元,相当于一个月3万支钢笔。这对一个只有一只手的残疾人来说,真的很不容易。当被问及宋双女进入来料加工行业的初衷时,她是这样说的:“虽然我老了,残疾了,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工作。在这里写笔很开心,也很自由,可以为家里赚一份钱,给孩子减轻一些压力。今天的比赛不是为了奖金,而是为了支持加工业……”
来料加工大赛是对来料加工从业者技能的检验,也是对来料加工经营者的激励。
宋村农村妇女联合会主席王敏说:“来料加工不仅是一个加工业,也是一项民生事业。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来料加工+”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丰富文化内涵、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服务平台,让来料加工真正成为妇女之家的民生工程。”
通讯员|包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