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服装零售市场是一个万亿美元的市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服装零售总额为13484亿元。其中,街头时装店和网店形式的小型B端商户发挥着重要作用,约占市场总份额的40%,零售总额达到5000亿元。
可购价格高、款式迭代速度慢、库存容易积压、缺乏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等问题,让这些小B商家越来越没有竞争力,难以与线上线下大型零售平台竞争。
服装B2B平台“上新”在看到这些小B商家的痛点后,希望通过让买家付款、限时集货(聚拢订单、缩短供应链、降低价格)、采取销售、定购、转仓的模式,解决上述小B商家的痛点。
买家的支付体系是这三点的核心——商信通过聚集“买家”,即原来的线下代理角色,可以保证平台在前期就能找到优质货源。因为在原有的线下交易生态中,款式好的供应商通常会先给熟悉的买家预留新款式,一开始就不愿意把自己的最新款式放在开放的平台上(避免“抄板”)。
所以,在冷启动阶段,上新团队必须在市场上找到好的买家,让他们掏钱,这样才能克服供应商不愿意主动掏钱的困难,同时解决平台前期的匹配效率问题——买家拥有的好钱才是买家更愿意拥有的。
除了上新,其实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不少玩家陆续进入服装B2B市场:从最早的1688,到2003年开始的服装联网,再到去年吴的源码审批和注资,以及去年和华创注资的一把火。但是上新解决问题的思路会和现有玩家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体现在:
1.上新团队认为目前大部分玩家都在使用简单的信息匹配模式,但如上所述,匹配模式只能收获大量劣质补给(因为优质补给担心抄板,不愿意把好货上架),优质补给缺乏入驻意愿,而买家支付系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选择从买家系统切入与其他竞品有很大区别;
而且只有在第一阶段,先推动优质货源,逐步先成为部分优质供应商的大客户,才能获得话语权(包括优先留货、订单安排、退换货等。)在这些供应商面前,形成自己的第一道屏障。
2.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上新从一开始就选择只对接广州的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一个地方做。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下面是后面十三行的背景。
作为线下服装交易市场,2015年一年,十三行核心市场新中国大厦实现了大厦流水约700亿元,年租金收入近50亿元的规模,而这一租金水平是其周边物业价格的十倍。
之所以有这么强的收入能力,是因为十三家银行相当于众包了供应链(利用它的档口和档口后面的服装加工厂的生产能力),形成了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供应商集群,而由此带来的供应链能力是Zara这种集中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组织模式所无法企及的。
具体来说,13线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手优质商品供应(13线模式3000多个摊位中95%为一手商品供应,也是中国及周边国家主流商品销售的来源),支付能力强(中国女性大宗商品70%-80%来自13线模式,旺季每天最多可更新10000款新品。款式与东大门、南韩款式同步更新甚至更快),供应链快捷(十三行背靠拥有3万多个档口的仲达面料城,8万多家服装加工厂,从设计、打板、生产到档口装车,两到三天即可完成,响应速度比Zara供应链更快)。
然而,虽然线下十三行有这么多优势,但在线交易越来越普遍的今天,其劣势也很明显——比如其空接待能力有限,档口不得不加大批量,主动放弃中小客户。而且代购商去广州进货不方便,大部分交易金额在全国二批之间瓜分,买卖双方匹配效率低——因为摊位太多,款式复杂,难以选择,外地代购商基本要在广州待一周。
所以,世界上新的机遇是,他们很可能再造一个线上版的十三行,通过平移十三行的供应链产能,对低效部分进行改造升级,从而实现最终线上十三行十倍于线下的体量。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上面提到的模式,下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打通上下游行业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给出相应的销售指导,让零售终端有计划的备货,从而降低整个行业的库存率。
这应该通过面向上游和下游的ERP系统来完成。ERP可以收集和打通上下游的采购和营销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说,打通上下游的采购和营销数据,就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快速反应链,因为ERP可以捕捉到市场原有的潜在试销数据,并立即将哪些商品容易销售的数据反馈给上游,从而促进厂家加快生产,为终端零售店提供更多的货源。
所以从长远来看,上信创始人周元认为这种模式未来的想象空间在于,未来所有没有自建供应链(设计/生产)的零售终端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客户。而且他认为,买方组装制将是未来最主流的供应链形式,可以与大型连锁店、小型零售店、网店等各种终端业态相匹配。所以“上新”的目标不是5000亿的服装批发市场,而是包括批发市场在内的买方组装制供应链市场,规模在万亿左右。
盈利模式方面,目前新增收入主要来自货物拼装服务费,当期利润为5%。未来通过规模化服务和增值服务,上新仍有10%-20% 空的毛利。比如数字化可以降低上下游的库存率,未来还可以为双方提供金融服务。
事实上,上新目前核心供应商超过100家,每天新增约500款,回购客户超过2000家。目前月平均GMV几百万,计划10月突破1000万。而且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上新的收入保持了每月200%的增长,通过稳定服务获得的客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留存超过70%。
团队背景上,创始人周元,清华本科,耶鲁硕士,曾就职于硅龙创投创投研究院,是风云直播创始团队核心成员;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高仕兴,原骆集物流首席运营官,PP租车线下团队总经理,曾在阿里巴巴工作6年,也曾在沃沃集团、美团集团工作;技术合伙人兼CTO郝德成曾是优分期技术合伙人。他在阿里巴巴负责业务服务和供应链优化技术,并牵头建立了电器多仓存储智能优化系统。
公司获得2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未透露,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