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直播带货的意义(王重:央视都开始直播带货了,2022的直播带货是谁的天下)

早在2020年中旬,《央视财经评论》节目就在CCTV2当中讲述过直播带货的“风口”。

很多人说,2020年是直播带货元年,看到现在,这一说法一点没错。





2020年,不仅MCN机构和网红主播,各地区政府和企业也开始了带货潮流,到了2021年,直播带货已经发展到了央视。

网红直播一度成为了大家都在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2021年年底,随着雪梨、林珊珊薇娅等人的逃税漏税,让更多人对待直播带货这件事的利益和风险,看得更加透彻。

《央视财经评论》嘉宾王冠曾说过:“跨越时空的叫卖”是直播带货的内核。这句话说明了,直播带货只是在销售行为中,提高了销售效率。

也同样认证了我们始终在说的,直播带货仅仅是销售的一个渠道而已,没有必要神化直播带货。

虽然目前看来,直播带货是独立的一种商业体。但实际上,直播带货只是为了迎合更新的需求和更新的消费体验,衍生出来的一种消费形式。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到来之后,直播带货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广泛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大家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局限。

因为不能出门,所以直播买东西成了一种乐趣。

到了2021年,直播间销售已经成了商家采用的一种主要的销售形式,尤其在双11和京东618期间,直播带货更是被很多消费者所喜欢。

热闹的日子,热闹的购物环境,敲锣打鼓的告诉时间到了,回忆一下都会觉得无比刺激。

凡是参与直播带货的商家,主要的是要清楚自己在整个直播带货的过程当中,要的是什么。





对于商家来说,直播带货几乎是一种“赔钱赚吆喝”的行为。每一场主播的直播带货之后,其实商家未必是开心的,但主播是开心的(坑位费和佣金),消费者是开心的(买到便宜东西)。

五一央视直播带货破5亿

一些商家参与直播带货,不仅仅是为了销量,更是为了品牌曝光。尤其是头部主播,直播间至少有上千甚至上万名消费者实时在线,品牌曝光度可想而知。

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当中,经常会说直播电商其实是一种促销行为,对于品牌的成长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好处的。主要是因为以头部主播为主的带货形式,每个产品和品牌的介绍时间非常短暂,无法形成印象。

如果仅通过直播间塑造品牌印象,时间太短,成本太高。

很多直播带货都是以传播品牌的目的,但却没有形成对品牌的传播效果,这对于直播营销来说,是一种在目的上的缺失。

如果是线下销售,消费者会得到更多在购物中的体验感,从而产生品牌效应,但线上经济更多就是在销售促单。





在新一轮的直播电商的变革中,我们其实是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就比如在一些商业行为当中的不正规发展和不合法经营问题。

可以说,薇娅和雪梨出事之前,是直播带货的井喷时代,也是直播带货的1.0时代。

在直播带货1.0时代,通常没有太多的规定可言,更多的是在销售方面的一种群体效应。但是,到了直播带货2.0时代,则更多的是对整个行业的监管。

严格来说,2021年已经迎来了直播带货2.0的开端,并且效果非常显著。

包括对供应链的监管、产品质量的监管、主播收入的监管以及主播经纪公司的监管等等。





如今的直播经纪,是遍及各种产品的销售,是“打鸡血”式的全网最低价,但并不是优势劣汰下来的规范性的销售行为。

相信此后,随着直播电商的品牌化、正规化,随着主播的越来越谨慎,也会带来行业内的一轮大洗牌。

央视的带货行为,似乎就是第一轮税收洗牌后的代表。

即便央视直播带货并不是在头部主播出事之后才出现,但是在薇娅和雪梨等人因为税务问题被全网封杀之后,央视直播带货就变成了抖音直播带货的流量体。

此前,很多人在浏览“推荐”的时候,并没有看见过任何与央视直播带货有关的消息。在2021年年底,在主播偷税漏税被查之后,才“浮出水面”。

以至于很多人在账号下面评论说怀疑是高仿,大家都不相信央视都开始直播带货了。

实际上,从央视很早以前就有的电视购物来看,直播带货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和产品罢了。

网友们更相信的,可能会从“全网最低价”转变为品牌方直播、官方直播等形式。

毕竟这种直播产生的任何问题,都能有相应的处理办法。虽然直播电商也是电商行为,但是大多数人仍旧会觉得有央视背书的直播带货更可信赖。

商家将消费者对主播的信任,成功转嫁到产品,是最直接的品牌传播,而不是价格。

想要有流量,有合作,就要成为头部主播。想要拥有粉丝的极强信赖度和购买粘性,就要成为一个可信赖的主播。二者缺一不可。


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

抖音:王重老师

新浪微博、一直播:王重

视频号:王重播商会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