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E路同行 智惠江苏 | 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宝宝看过来”“老铁666”,在江苏的沭阳县和东海县,每天都有数十万人在重复着上面的两句话。跟随“E路同行 智惠江苏——‘数字乡村’篇”网络主题活动,连续几天的采风,记者深刻地感受到数字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农村:电商成为新产业,农民成为新网红,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网络成为新基建。

直播成了“新农活”

“各位宝宝,这是一条12.5咪(毫米)的草莓晶手串,完美度很高,售价是10800米(元)。”10月13日,在东海水晶城一直播工作室内,26岁的王月正对着手机镜头,向抖音直播间的网友介绍水晶手串。她的面前,琳琅满目摆着吊坠、戒指、手镯等水晶饰品,而她的助手——一位又黑又壮的小伙子,拿着直播的提示词,有条不紊地做着各种配合工作。

“Look at this, It's darker!” 跨境电商主播小李拿着手机在水晶卖场满场转,没有灯光没有助手,把东海的水晶卖给全世界的网友,她的武器就是流利的英文。

“直播时间啊,有三个黄金时间段:下午2-5点半比较好,晚上6点半-11点半是最好的时间段,晚上11点半到凌晨02点半是第三个黄金段。”在沭阳县苏台花木产业园做了三年花木直播的郑艳玲说起直播头头是道。

早晨种花,白天直播,“坐在棚里”足不出户就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东海县三铺村村民李桂安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村有一个网红‘乡村小乔’,从隔壁村嫁过来的。去年疫情严重的时候,她在网上直播帮村民卖花,直播一小时,村民打包忙了三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东海县双店镇三铺村党总支书记郝大宝自豪地说。

……

秋日的苏北农村,十里西畴熟稻香。一路走,一路看,丰收的喜悦不仅在田里,直播间里的“丰收”更是每天在上演。据了解,目前东海拥有线上店铺7.3万个,电商从业人员超5万人,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实现全县346个行政村全覆盖。去年电商交易额200多亿元,占了水晶产业销售额60%以上。《2020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显示,沭阳电商花卉在淘宝直播销售额占全国花卉网上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

电商也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早年间挥着锄头、用着老年机的农民不再埋头于田间地头,而是把手机带到田间地头,将自己培养成新型“网红”,直播成为农民的“新农活”。

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借助一根网线,将“数字”融入传统产业,苏北大地上正铺就一条充满时代气息的富民路。

小麦秆、玉兰叶片、玉米苞皮、农作物根茎…..这些看起来平常的边角料,在位于沭阳县新河镇解桥工业园的沭阳翔玮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通过工人们的一双双巧手变废为宝,被做成了精致的花束和花篮等工艺品,并通过网店销往全国乃至韩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地。创造这一奇迹的魏良余,今年46岁,回到家乡创业已有10余年。2013年魏良余开拓电商销售渠道,创办了花卉人生旗舰店,并带动当地55名低收入贫困农户就业,带动当地380多个青年从事电商行业。

电商直播入驻基地,壮大了企业也富裕了农户。沭阳县耿圩镇245省道东侧的苏台花木产业园内,一个个风格各异的直播间格外引人注目,一盆盆多肉通过直播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这里年产各类多肉植物电商的发展,带动当地1250人参与多肉生产及电商销售,平均每亩年产值达20余万元、纯利润近10万元,有效增加当地农民特别是相对贫困户的收入。

2020年淘宝直播带货排名

记者了解到,作为数字农业的试点县市,东海县和沭阳县先后出台了电商发展规划、加快电商发展实施意见、电商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文件;设立电商发展专项资金,完善“一村一特色、一镇一精品”产业体系;建立农产品大数据库,打造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网红”。沭阳县还建立全国首个县域淘宝大学培训基地,帮助有意愿有条件的农民学习自己带货、持久卖货。

电商也给如今的乡村插上了振兴的翅膀。“十三五”期间,沭阳县农村电子商务的销售总额从2016年的85亿元到2020年的360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从2016年的49.8亿元到2020年的196亿元,农村电商户年人均纯收入4.5万元。今年1-8月,东海实现电商网络零售额156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水晶电商网络零售额126亿元,同比增长40%;快递单量达1.12亿单,业务收入27805.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4.7%和26.1%。

农村 “年轻指数”越来越高

走在沭阳一些乡村道路上,年轻人比比皆是,早已不是一眼望去只剩下老人与小孩的凋敝乡村。35岁的张晓厂以前在常州做物流,每月收入有八九千元,受家乡电商大潮的吸引,再加上孩子要回家上学,他回到了家乡,拿了一部手机,开始通过直播售卖苗木,“做了有半年时间吧,最高一天收入有五六千元,反正比在外打工强吧。”在沭阳,像张晓厂这样返乡创业的青年比比皆是,有很多在经历了创业初期的曲折后,已经步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年收入在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电商的迅猛发展,不仅点燃了本地青年的创业热情,还吸引大学生、律师、教师等大量年轻人才回流,提升农村“年轻指数”。而年轻人的回归,又解决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多个老问题。郝大宝说,他们村里的小学在校生就有600多人,“我们村去年考了21个本科生,今年考了19个!”郝大宝一脸骄傲。

10月12日,江苏省数字乡村建设现场会在苏州张家港市举行。会议指出,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数字化生产力,让数字化赋能农业、赋能乡村、赋能“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提供新路径。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海琴 邓宇轩

编辑: 樊玉立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