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玩不动直播带货!
据外媒报道,自2019年2月推出直播购物服务Amazon Live(亚马逊直播),三年时间过去,亚马逊在直播带货这条路上没有什么起色。Amazon Live目前每天的日活人数不超过1000。
在此之前,亚马逊自2006年开始就有在打造自己的视频流媒体——Prime Video,也称为 Amazon Prime Video,积累了长达十年视频点播经验。
就直播而言,亚马逊是通过游戏直播平台Twitch出现在直播市场上。2014年,亚马逊以9.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Twitch,但之后没有搞出很大的成绩来。有分析指出,Twitch是亚马逊帝国中最被低估的资产。
有了Twitch的直播运营经验,在2017年和2018年的Prime会员日期间,亚马逊首次试验直播带货业务,为正式推出Amazon Live做了铺垫。
Amazon Live与PrimeVideo、Twitch完全不同,仅仅是亚马逊卖家的销售工具,且不像Twitch或YouTube那样向所有公众开放。
而AmazonLive流量最高的时候,是在2021年亚马逊Prime Day促销期间,但其活跃观众最高也就7万名。反观国内的直播带货平台,单个直播间的流量就达千亿级了。
做直播带货,最致命的就是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品牌商和KOL就不愿意花精力投入其中。
为此,2021年11月,亚马逊全民更新了Amazon Live,试图模仿Twitch、YouTube等其他流媒体平台,包括显示创作者列表、列出数十个直播和以前的直播流,以吸引更多的品牌商与潜在顾客。
但卖家似乎依旧不看好,Amazon Live目前每天的日活人数不超过1000,而国内淘宝直播2019年日活数已达1000万。
看这趋势,亚马逊一时半会实在是难以玩转直播带货。不可否认的是,在直播风口之下,亚马逊确实率先迈出了直播电商的步伐。
亚马逊缺乏社交基因!
在Amazon Live上线的那一年,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刊出的一篇文章指出,初试直播的亚马逊还没有脱离产品测评的传统模式,更多是主播的“单向”推介。
除了互动的缺失,在直播形式和时长等方面,亚马逊做得也还不够。
比如,除了亚马逊官方类似电视购物的现场直播节目,大多数现有的直播时长不到10分钟,且存在播出时间不规律的问题,不利于主播和消费者之间信任关系的塑造。
同样是借助平台直播带货,相比国内淘宝直播,亚马逊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其实也可以理解,直播电商掺杂着社交因素,而以搜索型电商起家的亚马逊天生不具备社交基因,因此美国亚马逊消费者更习惯直接打开亚马逊商城搜索并购买目标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淘宝消费者也会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淘宝为此出台系列直播带货扶持政策,并联合头部主播改变了这一情形,淘宝消费者一样没有放弃主动式搜索购物,只是还会乐意通过直播间消费。
何况美国直播电商近两年才开始起步,美国消费者尚未养成通过观看直播下单的习惯,对直播带货的认知与接受程度也明显不足,不推卖家与消费者一把是难以改变现状的。
而无论是在激励卖家直播带货还是引导消费者在直播间消费,亚马逊做的努力少之又少。
除了亚马逊在尝试直播带货,速卖通、Shopee、Lazada等电商平台,也均为卖家提供了直播入口以及流量推荐机制。
但相比跨境电商平台,社交巨头纷纷入局并引起了行业关注,看起来更具有优势。
我们所熟知的Instagram、Facebook、Youtube、TikTok、Twitter等社交平台,均先后开通了直播带货功能。
此外,沃尔玛三番两次通过TikTok、Twitter等社交平台试水直播带货业务,进一步印证了社交平台在直播电商上的优势。
毋庸置疑,巨头们都想从中分得一杯羹,但有的走向正道了,有的还在原地踏步。
若要与YouTube、TikTok等视频平台争夺流量,亚马逊面对的挑战还是挺大的,但不排除亚马逊在2022年发力跨境电商直播的可能。
2021年,亚马逊中国新增卖家数量依然保持双位数增长,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中国卖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第一次销售额超过100万美元的中国卖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
所以,搞海外直播,深谙直播带货的中国卖家或许是亚马逊的后盾。
海外直播无抽成?
海外直播带货,和国内直播带货大同小异。
只不过,海外直播是主播通过海外电商直播平台将国内的东西卖出去,要求具备口语能力,尤其是英语口语,就连副播也同样要具备英语口语这一项技能。
就直播平台而言,海外电商直播平台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B2B批发平台的直播、B2C直播。
B2B批发平台的直播,要求主播具有非常高的专业度,比如:阿里巴巴国际站,阿里巴巴国际站在2020年三月开始试水直播,直播效果很好,也深受海外小B卖家的青睐。
其中,TOB直播又分为探厂直播与品牌直播两种形式。探厂直播就是在工厂里做直播,介绍工厂环境、生产设备、工序、生产产能等实际情况,打消海外买家的顾虑。品牌zhi直播则是展现产品的具体特点、性能等,如新品评测。
B2C直播,就是针对于C端用户的直播,对于主播的专业度要求没有B端那么高,主要平台有亚马逊、全球速卖通、Shopee、Lazada、Facebook、Tik Tok等平台,其中东南亚市场做得最好,是国内卖家转型直播的重要渠道。
就主播群体而言,海外电商主播群体多是网红、名人,不像国内直播带货已经延伸出虚拟人像主播、聋哑主播以及带有职业属性的县长直播等。
相比社交媒体、搜索引擎投放方式,海外直播带货的投入产出比依旧更高。有业内人士透露,因为整体海外直播市场还在发展,目前多数平台并不对商家抽点。
这一点,进一步说明了海外直播带货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体系还没完善。
根据研究公司Coresight Research的预测,美国的直播市场2021年将达到110亿美元,到2023年将增长到约250亿美元。可见,海外直播带货市场收入可观。
此外,从中国95后英语老师晏光桦转型TikTok直播带货爆红可以看到,海外直播带货越来越受到买家和卖家的关注。
当下,卖家可以选的海外直播平台有很多,而中国卖家要想做海外直播,需要应对以下问题,这也是当前海外直播带货存在的问题。
其一,直播间互动很重要,而英语口语是桥梁。所以除了专业能力,海外直播不可忽视主播的外语口语能力。
其二,在直播的选品和广宣上,卖家要摒弃中式思维。由于风俗习惯和语言环境的不同,买家的消费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卖家做好前期调研。
其三,世界各地有时差,这就意味着,卖家需要克服直播时差问题。因为,主播及卖家难免需要凌晨搞直播。
也正因此,海外直播带货目前还是一片蓝海。
放眼国内阿里、京东、抖音、快手,如果说各平台2021年是在试水海外直播,那么2022年就是海外直播带货的发展元年。
作者: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