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正面临疫情“大考”。随着重点区域大规模核酸检测的开展,很多居民区进入了封闭控制阶段。民以食为天,进入隔离期的居民最担心家里没“饭”吃。年轻人在居民买菜时可以依靠手机,但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用智能手机下单确实很难。而且隔着屏幕看不到菜是什么样的,阿姨叔叔也不放心。
在这一点上,徐汇的“菜场人”脱颖而出。严明集团旗下的众多菜市场管理者和员工化身“外卖小哥”,积极为孤立社区的居民提供代购送菜服务,微信群下单,集货送菜一条龙服务,控制配送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坚决抵制“涨价、劣质、缺斤少两”的问题,让居民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菜。
除了3月18日报道中提到的“鱼贩”杨和“光头党”邱少虎(点击上图查看详细报道),还有很多“菜农”和居民一起进入隔离期,他们披上志愿者的马甲,成了小区里的“逆行者”。
3月13日,广元菜市场经营者许像往常一样,准备离开自己居住的小区去菜市场做生意。没想到接到通知后小区被封闭管理,人出不去了。此时,小区门口聚集了不少情绪激动的居民,小区居委会书记正在逐一向居民解释。
“那年我们在湖北被封在家里三个月,没有过来。先不说上海被封48小时。面对疫情,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无条件服从。”许一边试图用自己的经历说服周围的居民,一边积极联系居委会,主动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毕竟我们湖北人对封闭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是有经验的。”生意做不成了,但能穿上志愿者马甲,成为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许感到无比光荣和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菜场人流量大,人员复杂,本次疫情期间,严明集团旗下的多个菜场也经历了封场管控。
以宜山菜市场为例,前后经历了两次48小时的停业。第一次封市的时候,菜市场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因为被封在自己的小区里,不能及时上班,只剩下经理王天才和一个夜班经理。老王不仅要按要求开展防控、防疫、检测等工作,还要对市场230多户经营户进行心理疏导,淡化个人恐慌情绪,妥善安排大家的食宿问题。据统计,通过沟通协调,王天才已为闭关作业人员提供睡袋200个,购买盒饭、水果、零食、饮用水4600余份。正是因为他设身处地为经营户着想,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经营户们才打心底里佩服他。随后,在街道和居委会的要求下,王天才带领经营户为封闭社区设立了临时供应点,每天为封闭社区近2万居民提供近20个品种、1万公斤的蔬菜,对疫情扩散和封闭社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严明集团的“志愿者”服务团队也脱颖而出。这支由公司“党员、妇联、服务之星、优秀经营户、管理层、员工”组成的应急队伍,常年活跃在社区的治理中。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这支“志愿”服务队放弃休息,主动要求参与菜市场的管理,通过联系菜市场所在的街道和附近的居委会,为封闭区域内的居民提供送餐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了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许多经营户和市场从业人员放弃休息,自愿坚守在市场“测温、消毒、验码、扫码”的一线工作。
严明集团副总经理、妇联主席高硕告诉记者,在配合政府相关工作的前提下,确保周边居民餐桌安全,是严明集团全体员工和企业经营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目前,公司一方面积极做好被封控菜市场从业人员和经营户的说服安抚工作,做到“思想稳定、住宿安全”,为被封控菜市场人员提供一份保障。另一方面,要求未封市场克服人少任务重的困难,认真落实相关防疫要求,确保“测温、查码、消毒”不马虎,为尽快控制疫情做出努力。同时,公司要求下属菜市场在特殊时期以“服务”意识促进周边社区的和谐稳定,全力保障封闭社区的餐桌安全。鼓励经营户提前对接,增加采购量,跨行业销售孤立经营户的缺档,确保重要生活必需品能找得到、调得快、关键时刻用得上。同时,规范市场经营维护消费者利益,督促市场落实明码标价工作,加强价格自律,规范自身价格行为,做到合法经营、诚信经营、不得利用本次疫情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
本次疫情仍在持续,严明集团的员工和企业经营者将继续发挥“为大家舍家”的精神,为战胜疫情、稳定社区供应做出贡献。
记者:姚利民、尹志军
图片由严明集团提供
编辑:陈思怡
校对:王炳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