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智慧与胆识成就大学生们的创新创业)

案例一:大三学生创业投资百万网店”

上海外贸学院大三学生周强创办了一家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2005年,他的网站商店在松江大学城公园正式开业。

周强创办的“大学城在线”成立于两个月前。该网站包括几个主要部分,如学习,求职,娱乐,电子商城等。,涵盖各种考试、学习资料的下载、复制:兼职、现实工作的信息披露:低价团购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为学生购买火车票和其他日常服务。

这位年轻的CEO一再强调他的企业观:他的网站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所以他在提供上述服务时,除了少量的费用,完全免费对学生开放,现在松江大学城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登录ww.sj163.cn。据统计,网站自创办以来,全球500多万人的浏览量现已上升至1000多万,注册会员数万人。

“我想要的是为上海大学生建立一个门户网站。”周强告诉记者,“我的第一身份还是学生,不会选择退学。特别是我现在学的是法律行政,对我以后管理公司也很有帮助。”他说父母也鼓励他创业,拿出了第一笔注册资金。周强说,目前公司正在努力吸引更多的学生访问网站,接受网站的服务,积累人气。当网站拥有稳定忠诚的学生客户群时,其市场潜力对广大商家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当时广告和资金赞助是公司的主要盈利点。

从案例来看,周强创办网站是以服务大学生为宗旨的,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其次,许多服务是免费的,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网站,这也可以带来自己的利润收入;可见周强心思缜密,有商业头脑,智慧出众。再者,周强从来没有选择放弃自己的学籍,以为自己学的法律行政管理可以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便利,这也说明周强是一个有远见、有抱负、积极、勤奋、肯学习的人。


案例1:一个受欢迎的青年网站

自1997年与法国北部高等电子学院的两名大学生合作为法国瘫痪病人协会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网站以来,Mathieu Lodhoe一直希望建立一个网站,将北部加莱海峡省的所有协会聚集在一起,以促进该地区各种网络协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联系。不久之后,在这个地区举办的互联网节大获成功,在地区首府里尔新建立了ADSL系统。利用这些便利的软硬件条件,马修抓住有利时机,于1998年与其他几名大学生成立了兄弟网络协会。4个月后,兄弟网协会成员达到15人,很快超过150人。

在校大学生创业案例

在“青年挑战”和一些当地基金会的协助下,兄弟网络协会租用了一个30平方米的活动室,并聘请了三名工作人员。每天都有很多会员来这里互相交流。马修认为,新技术不应该被商业或金融领袖垄断,兄弟网络协会是由大学生创立和运营的。因为协会没有营利性质,这里没有商业广告,只有免费的专题论坛和会员间的信息交流,所有会员在协会创建的网站上都有自己的专栏。此外,该协会还聘请了两名工作人员担任在线儿童专栏的主持人,举办艺术展,并在网上为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该协会还希望在偏远的小城镇普及电脑上网,并计划定期驾驶装有十多台电脑的卡车前往这些地区。

从案例来看,Mathieu Lodhoe是一个热心公益,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他善于抓住机会,善于利用人际关系。


三。摘要

结合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周强和马修·霍都勋爵都是大学生,他们的创业实现了以下特点,这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好的借鉴。

(1)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创业的目的和纵轴是未来服务周边的人;

(2)非营利性强,免费服务意识强;

(3)动手能力强,敢动手,敢为人先,有想法就大胆去做,去尝试。

(4)善于调动身边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为自己的事业提供便利,有良好的人际圈;

(五)着眼长远,考虑周到。充分利用大学所学,做好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

(6)接受挑战,不断发展。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寻找创新的方向,并设定目标。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