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拍的第260个真实故事
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我
硬/口服
刘三七/作者
庸医/编辑
我叫曹锦(@曹锦在荷兰B),1956年出生,纯沈阳人。我在岗位上干过,剪过衣服,开过印刷材料厂。生意失败后,独自一人去荷兰打拼,靠努力给儿子和自己买了房,收获了幸福的晚年。我一直认为,女人应该自强不息,而不是依靠家人或者男人。
我大约一岁的时候拍了一张全家福。我妈抱着我,我爸抱着我姐,我哥站在我面前。
小时候,父亲是铁路印刷厂的工人,母亲是建筑工人,家里有四个孩子。我是第三个孩子。
当时中国家庭重男轻女,所有家庭财产都留给儿子,而不是女儿。我妈经常跟我说,好姑娘不穿新娘子的衣服,好姑娘不吃新娘子的饭。
我的父母既勤劳又坚韧。我的性格和他们一样。我从小自尊心很强,总想做出自己的人生。
1975年,我初中毕业,然后去了农村,在农村呆了四年。
1975年,我从毕业照的初中毕业。第一排左起第二个,穿格子衬衫的是我。
那时候太单纯了,不知道农村是什么样子。我去了之后,一直很苦。土坯炕一完,就让我们睡觉。下面有水珠。刚开始炕没铺完,知青太多,十几个人睡在炕上。我们送的玉米粉是潮湿变质的,动物吃不了,但是人吃了不会死。玉米粉做的发糕像水泥,会吃出几个牙印。
虽然我个子矮,一米五二,但是很能干。一般下乡的年轻人第一年不插秧,我干活快。第一年,社员让我和他们一起插秧。四脚着地在泥里,栽完苗就站不起来了。小麦脱粒的时候,麦芒卡在脖子上,刺总是痒痒的,就算戴了风帽。当时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想做这样的工作了。
后来我在青年点被选为一个团的小组长,带领40多个人干事。我什么都做过,做海报,打扫厕所,跟农技人员配种,人工授粉——就是把这个流苏剪掉,把另一个流苏上的粉抖掉。到了晚上,大家都在琢磨什么时候能回城。很难回到城市。【/s2/】以前经常做噩梦说自己在城里,但是拿不回户口。谁愿意留在农村?
2015年,我们拍了一张一起上山下乡的知青照片,照片后面是我们住的房子。左边第三个是穿红色外套的我。
当时某人的父亲是干部,他就想办法安排在青年点当干部,这样可以早点回城。恢复高考后自己回到了城市。当我们数了170多个年轻人后,我们得到了两个人。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当时知识分子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回家复习,准备高考。我父母都是工人,所以我错过了。
冬天一到,农村就不需要人力了。我们回家过猫冬吧。1979年冬天,哥哥已经八年级了,可以考中专了。我妈说反正你是留下来了,那就跟你哥一起复习,一起上中专吧。我叔叔就住在楼下,他是一名退伍大学生。我复习的时候问他化合价是多少?他说,如果你连化合价是多少都不知道,我真的没法辅导你。没有家教,自学。
1970年,我和姐姐哥哥想拍证件照。为了省钱,我们三个人一起拍照,然后剪下来,也就是三张照片。这是我的身份证照片。
那时没有书。我妈托人从上海给我带了一本物理书,只有第一册。我有个亲戚,他家邻居那时候有个小黑白电视,我们就经常去他邻居家看沈阳的一个中学老师讲数学,就听了几节课。早上起来,背政治、历史,白天做操,累了就休息。
在家学了一个月,就去考试了。
我对语文考试印象很清楚,作文是写“一件难忘的事”。我写了一个故事,讲的是我们队在打稻子的时候如何省钱,捡剩下的稻穗。还有一科,中途流鼻血,老师带我去擦干净,然后继续考试。当时中专的体检线是245分,我考了250分,够体检线,不够录取线。国家有照顾知青的政策,我没考上中专,但是可以上技校,学机械专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国企做绘图。如果有什么机械坏了,我就拿着设计图去修理。
26岁的时候,到了该结婚的年龄。那时候我又瘦又小,身高1米5,80多斤,很难找到对象。【/s2/】后来为了结婚而结婚,也是匆匆结婚。结婚后,我有了一个儿子。6年后因为意见不合,离婚了,儿子判给了前夫。现在我经常告诫别人不要因为年龄大了就结婚。
我二十多岁的照片。
1988年是我人生的最低点。我离婚了,下岗了。我在单位是国家工作人员,以前很棒,所以被裁那段时间特别沮丧。记得有一次,家里没人的时候,我站在煤气炉旁边,想把煤气打开,但是我以为我有孩子了,唉...
我下岗前几年,父亲下海开印刷厂,家庭条件变得相当不错。下岗后,父亲给了我200块钱。当时重工业工人月薪38.6元,轻工业35元,200元是一笔巨款。
爸爸是老板,但我一辈子就这样花他的钱,可能才200块吧。家里不缺我吃的喝的,只是不想依赖家里。
被裁的第二天,看到辽宁广播电视报有沈阳职工大学招聘服装裁剪专业学生的信息,第二天就报了名。我从小就对做衣服感兴趣。我有自己的画图技巧,我可以很快学会这个。别人每天都学一样的技能,我却每天都学两个技能,白天做,晚上切。过了一个月,我租了别人的小店,开了一家服装店。爸爸给了我200元,50-60元交了逃课的学费,100多元交了房租。
我住在市场附近。有时候我父母早上会给我送点吃的。白天裁员,每天午夜才睡觉。那时候员工很少。一个月赚了一千块钱,家里也不用花钱。就这样,我很快就成了万元户。但是,楼主也做衣服,我们之间是有竞争的。过了一年多,房东就不租给我房子了。
学裁缝的时候,我做了第一笔生意。当时羊毛比较紧缺,我就买了羊毛,向朋友家人借钱,大概一万块钱。这个客户也说要订,那个也说要订,但是没交定金,然后就不要了,一万多块钱的货就落到他们手里了。当时一万多块钱的货很棒,别人都急着找我要钱。我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把钱拿回来。
我忙着做生意,没有留下任何照片。这是我2004年到荷兰后,周末去摆摊卖珠宝,做了点小生意。
在关闭服装店后的三四年里,我也精耕细作了很多其他的生意。
1990年的时候,百褶裙非常流行,女孩子们穿着百褶裙满大街跑。我和一个朋友合伙工作,他设计图纸。我请人处理它们,做了一个pleater。压一个裙褶要五块钱,再加上在裙子上放一个腰,一条裙子收费十五块钱左右,一天可以接十条八条裙子,利润还挺高的。我们把那个机器叫做“造币机”,把裙子片放进去,“梆梆梆”,一分钟,出来就有褶了,就像印钞一样,钱来得快。这个生意我做了一个夏天加秋天,到了冬天就不流行了,就把机器卖了两千块。
大约在1993年,我和我的朋友开始了商业合作。他在沈阳艾芜批发市场有一个商店,这是中国仅次于义乌的第二大市场。当时市面上有很多女生童装,我就一个心烦的女生,做了男装。春节前夕,我设计的童装很受欢迎,一个小时就被一抢而空。我们买的大多是“精品屋”,他们能卖个高价。那时候我们一天能卖六十多套,一天一千多块钱很容易。但是后来,因为我们之间有矛盾,出了问题。
之后在沈阳铁西商厦做柜台,在外面裁员。别的专柜都愿意剪西装,因为西装好剪,但是我什么都敢剪。他们都叫我“花样专家”,别人不敢接手的工作都来找我。白天拿起一大包作业,回家剪到半夜。匹配完成后,我专门雇人替我把作品送去给我加工的人家里。第二天我会把做好的衣服拿回专柜。我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来商厦没租下来,我就“骑驴”(人力骑三轮车),在一个路边收货。我阿姨帮我看摊子。后来我家搬家,那辆“倒着骑的驴”在外面被偷了。
当一个生意失败时,我会立即寻找下一个商机。我没时间后悔。我只想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而不是依靠家人。
我父亲经营着一家印刷厂,所以我知道印刷和制版是相当赚钱的。印刷需要制版,比如杂志,封面和封底都要制版,进行机器彩色胶印。我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但是我很敏锐。当时有个姐姐在沈阳国营印刷厂制版室工作。她边走边跟我讲怎么做盘子,我就学会了。
1996年,我开始做印刷制版生意,这是我一生中最赚钱的生意。整块硬塑料板,一米长,一米宽,五六毫米厚,刻着细密的凹槽,上面放着一张薄片,像照片的底板。板子下面是一个real 空泵,抽real 空,然后用一个红光一个白光曝光,显影修复,就完成了。一本杂志前后页800元,一天做两套很容易。国外很多产品都不会制版,去我们家制版吧。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赚了6万多。
但是很快,制版就在电脑上了,社会发展很快,就不需要我们了。
1998年左右,我牵头成立了印刷材料厂。我投了十几万,之前剪和制版省下来的钱几乎都投进去了。我父亲也投了十几万。我负责运营,每个月给他分红2000元。但是外行真的成不了内行。当我们购买设备时,我们被欺骗了。我们花十几万买的设备,别人淘汰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自己改造了机器。这台机器用了四年,厂家说只有我们自己改造的。
当时我们100多个客户分布在辽宁各地。几乎每个月左右,我都要用车回访客户。有一次回客户的路上,下雪了,金杯面包车撞到了旁边的栏杆上。后来我觉得这个行业越来越窄了。如果我们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更新设备,我们最终会被淘汰。我就想把厂子套现,我爸不同意。我背着我爸把厂子套现了,但至少没亏。
2002年,工厂套现的时候,我46、47岁。那时候生意不好,到处担心筹钱给工人发工资。投入这么多,产出很少,我很累,感觉有一根麻绳捆着我,我一下子挣脱了。我当时跟朋友说,我不想再当老板了。
以前北方有很多国家单位,沈阳很多大厂相继倒闭。下岗的人多,出国有点激动。我父亲的一个老同事的女儿出国了。我听说她在外面做汽车修理,赚了很多钱。我和朋友也去了他家,问出国的事。
2003年,我侄女来荷兰看我,那是我出国的第一年。
就算不出国,家里也不会缺吃少穿。但作为女儿,我还是想自己出去闯闯。我觉得我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儿子上初中的时候,我把他接过来和我一起住。2002年,他学校毕业,二十岁。看到他成长中的儿子,我还是想争取一下,多赚点钱,给儿子买房娶妻。我以前是做制版挣钱的,本来可以买房子的,但是那个年代的人都是没脑子的,没那么想的。如果我当时买了房子,我可能就不会出国了。
出国要花钱。我是个商人。我肯定会想,我什么时候能拿回我的钱?听说在欧洲做保姆一个月赚600多欧。当时汇率很高。有时候一欧元可以换十块人民币,一年就能还上。
本来想去西班牙,但是一年都拿不到签证。那时候我们这些要出国的人,一天到晚,去找中介,互相透露信息。有人出过几次国,跟我说你应该去荷兰,那里很美。然后我改变了路线。
我在办签证的时候,我爸说家里印刷厂没人管,你可以去那边做管理。我去负责他的车间。过了一两个月,签证下来了。父母不想让我走,我咬咬牙跺脚,还是去了。
2003年,我带了两千多美元去欧洲。
我出发的那天,还有二十多天就是春节了。签证终于下来了,机票也订好了,要走了,就没在家过年。我先坐八小时的火车到北京,然后转乘另一架飞机。我带了一个小行李箱和一个耐克背包,家人带我去了火车站。上了车,看到儿子和家人的背影,我很难过。我没有同伴,在荷兰也不认识人。我不知道我将要面对什么。前途太渺茫了。
刚开始学荷兰语的时候,看不懂,所有的发音都用中文标注。
我进入法国,途中经过比利时,在中转站停留了一分钟。我的背包在旁边的座位上。外面有人敲玻璃,我转过身。结果另一个人抢了包。我不会说英语,这么短时间也没办法下车追车。
还好以前经常出差,有经验。我没有把钱和护照放在包里,但都放在身上了。
我开始在荷兰的一个中国家庭做保姆。我心理素质很好,老板和保姆没有差距。为了生存,你可以当老板,也可以当保姆。
当了保姆,就开始照顾癌症患者,这是一份谁都不想干的工作,但是我一个人,谁都不认识,不会荷兰语,找工作还得靠中介,没办法。我把他照顾得很好。他离开前给了我一本关于荷兰语的书。
我照顾的癌症患者给了我一本关于学习荷兰语的书。
然后我照顾他们的孩子。孩子三岁多了,不会说中文。老板娘让我跟孩子说中文,不让我说荷兰语。他们不让家人整天看电视,也没有其他娱乐活动,这对我很有帮助。
每天晚上八点多,老板娘下班回家,孩子不需要我照顾,我就偷书学,逐字翻译。有一次,老板娘亲戚来了,我问用荷兰语怎么念一句话。事后老板娘发现了,跟我说你不能问别人荷兰语。
他们不让我学荷兰语,但我不这么认为。来到这个国家,要想改变命运,就得过语言关,不能变成哑巴。一旦我懂了荷兰语,我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在荷兰工作了一年,把钱赚回来了,在国内买了房子付了首付。
刚到荷兰的时候,还没赚到钱,就花钱买了这两本词典。后来我和尼克第一次见面,也是用这两本字典交流。
就在那时,我遇到了我现在的丈夫尼克。
我离婚后,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人。40岁左右的时候,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挺高的。那个人工资110元,花了100元给女儿买了块表。一个月没钱的时候,他问我要钱。他家冬天没有暖气,很冷,孩子的衣服也不洗,我就抱着一个大盆给他洗孩子的衣服。后来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把儿子带到了这里。但是这个人从进房间到走路都没有抬过眼皮,也没有和我儿子说过一句话,我立刻和他分道扬镳。
去了荷兰,除了挣钱,也渐渐想找个公司,好孤独。
尼克年轻时在美国的照片。
2003年底到2004年初,尼克和我经人介绍认识。
尼克是个中国迷,他比我更了解中国历史。他喜欢看中国的电视剧,喜欢看中国的书,甚至喜欢看红楼梦。他最喜欢的城市是Xi安。现在我们家的陈设都是中国元素,都是他定的。家里的桌布是中国红绸。中国结,中国扇子,他都挂在墙上。当他第一次回到荷兰时,每当他在超市遇到一个中国人,他都会留下他的电话号码,让别人介绍给他。
尼克非常喜欢中国红绸。我从中国给他带了沙发垫和桌布,他自己摆的。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讲述“自拍”】
年轻时在美国工作,做过希尔顿酒店的大堂经理。他一个月挣六七千块钱,但是他觉得家不在,没有买房。在美国呆了三四十年后,他回到了荷兰。荷兰一开始用荷兰盾,后来换成欧元,荷兰盾兑欧元缩水一半。他不是那种愿意受委屈的人。他租的房子不错,挺贵的,一个月七八百欧。他带回了几万块钱,没几年就没了。
有人说我嫁给外国人是为了他的钱和房子。事实上,当我遇见他的时候,尼克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
尼克很喜欢别人送给他的红楼梦剪纸。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尼克的家里,在他租的公寓里。公寓一进大厅,就有假山假水,真橘树,桌椅板凳,还有一些老人。
介绍人和我一起去,进去五分钟就走了,留下我和尼克说话。那时候我荷兰语不好。我能读和写,但是我不能听和说。我会拿着字典和尼克谈谈。尼克告诉我一个词,“cultuur”(文化)。他想问我,我们可以有文化差异吗?我答应了。我们聊了一会儿,很快我就离开了。
我每周休息一次,我们在火车站见面。现在有人在我的西瓜视频下面留言说他很帅,但是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只是一个穿着夹克的小老头。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我都忘了他长什么样了。直到他向我跑来,我才知道是这个人。
认识尼克两三个月后,有一段时间血压升高,头疼。亲戚家有孩子脑瘤,我妈不想让我出国。她一听,就把我叫回国,花了800块钱做了核磁共振,什么事都没有。我已经在中国买了房子。当我离开荷兰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打算回去。我所有的行李都被拿走了。
2004年回国前,我在尼克当时租住的房子里拍过照片。
我回家后,尼克每天都给我打电话。我用最结结巴巴的荷兰语和他说话,这实在不行。家里有侄女,下一代英语很好。就说说今天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就这样。我在中国呆了五个多月。他每天都给我打电话,他的电话卡都堆起来了。
他真的很真诚。我很感动。他把我带回了荷兰。当时我的签证已经过期,他就给了我一个身份。尼克和他的前妻在美国离婚了,但他们仍然在荷兰结婚。他让前妻去公证离婚,来回邮寄,做了好几次。尼克说,到第三次的时候,他打开邮件的时候手都在抖,他怕自己不行。
2004年底,我回到荷兰半年后,我们登记结婚。
这是我和尼克在2005年一个朋友的婚礼上拍的照片。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讲述“自拍”】
自从工卡下来,我就一直在工作。当时一个中国朋友在荷兰的蔬菜厂工作,就介绍了我。我工作非常快。我贴了个商标,每秒一个。将包装西红柿的盒子放入机器。我左右手都能加,不会让它断。
在蔬菜厂干了三年,合同到期,我又在花卉厂找了一份工作。它是世界第二大花卉工厂,这里的兰花有一人多高,中国很多花苗都是从这个地方进口的。我会在那边播种。我们用手术刀切开,然后插苗,苗不能折。插入后机器推花坛,花坛是无菌的,人进不去。机器播种机说我比机器快。
其实蔬菜厂退出后,按照规定,我可以领一年的失业金,但是我没领完,就赶紧另找工作了。一回去工作,人家就说我傻,不拿失业救济金。我们中国人勤劳快速,他们外国人都靠边站。尼克还说,有外国人要钱在街上表演,但是中国人呢?没有中文。
我上班的时候,尼克专门为我服务。
尼克送我上下班,我在车上学了荷兰语。这是我当时的笔记。
结婚前,我说我早上十点见面已经挺晚了,他愣了。现在我知道早上出门会让他痛不欲生。但是我上班的时候,他每天早上4点起床给我做早饭,我去洗漱。他帮我在面包上抹果酱,把豆浆倒进玻璃瓶,开车送我上下班,我在车上吃早餐,学荷兰语。我让他写下信,把他说的我听不懂的都告诉我。除非我会写,否则我不会说。我会把它写下来,回家后在字典里查一下。
当时在荷兰要接受义务教育,晚上还要上夜校,一周两次。尼克会拿车上的食物,直接开车送我去学校,下课后再来接我。
工作两年后,我们为现在共同居住的房子付了款。因为我一直在工作,所以我觉得我是有长期合同的,不然尼克自己是拿不到贷款的。
2011年,我和同事在花厂实验室合影。我是右排第一个穿黑衣服的。
2012年,发现身体异常,就去做了检查。一开始做了乳腺摄影,然后做了病理。医生说不太好,乳腺癌。我很害怕。我告诉尼克了。他也很害怕。他一直握着我的手。
我有亲戚在国内大医院,家里人让我赶紧回国治疗。但是回去之后就后悔了。儿子媳妇都很孝顺,但毕竟有自己的家庭,家里其他人也不能特别照顾你。我一个人在医院里跑来跑去。在荷兰,这些都是尼克做的,我什么都不用担心。
2014年,我和尼克手术后在奥地利度假。之前因为化疗剃了头发,所以这个时候头发很短。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讲述“自拍”】
手术后,我的癌症就好了。当初没有拿到失业金,原来是件好事。荷兰的疾病津贴不是特别好拿,但是我已经拿了九年多了。病津贴是因为劳动力流失,国家按照以前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生活费的钱。他们只看你的记录。你之前一直在工作,失业救济金还没发完。你不懒。你肯定是真的没能力工作,所以不工作。但是,如果你以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生病的钱不一定会断断续续的给你。
2012年左右,我和尼克兄弟姐妹的照片。这是他们唯一一起拍过的照片。
尼克今年87岁,比我大21岁,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结婚的时候我们在中国大使馆做证明材料,他填了出生年月,马上就露出来了。我说你搞错了,他说是对的。我问了几次,他说是对的。我只是接受了。很多人说他老了就早走了。你会怎么做?不去想,就活在当下。谁知道明道日和事故哪个会先来?想这么多累不累?
最近看了一些老人的征婚频道,都在问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没有几项风险。我觉得我这辈子活到这一步,也不是第一次结婚了。为什么没有更高的认识?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快乐吗?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的欢笑。
我现在和尼克住在一起,每天都充满了欢笑。他是一个非常尊重女性的幽默男人。当我开始在厨房做饭时,尼克感到很尴尬,总是来问他是否需要帮助。我说,我做了中国菜,你也帮不了我。后来我做饭,他洗碗。饭做好了,他不会先吃。他总是让我先尝。他在家倒垃圾,吸地板,洗衣服。
有时当我在姜水做饭时,我会忘记水是烧干的。他从不指责我,而是先笑着问我,你是不是忘了什么?我一时想起来了。他接着说这件事已经处理好了。我去了厨房,看到他把它泡在醋里了。
以前有时候会给儿子寄钱,我让尼克寄。他从来不说“不”。我曾经问过尼克,如果没有遇见我,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他说,无房无车,租个单间,过一辈子。他满足了我,我也满足了他。
点击@曹金关注荷兰B这篇文章的主角
想看更多故事?
点击这里阅读最后一个故事。
#我的故事自拍#【本组图文独家发布,禁止转载】以上是@曹金在荷兰b分享的真实经历,这也是第260期来自自拍的真实故事。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讲述“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