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经济开发区鸟瞰图
2015年,贵州省百亿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排名金沙经开区第一,先后被认定为“511”民营经济示范园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综合示范基地、省级生产性服务业综合集聚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园区、贵州省十大示范园区之一...
从贵州西北角的一个小镇,到贵州开放发展的热土,短短六年时间,金沙经济开发区屡获殊荣,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势头恰到好处,城市建设蒸蒸日上,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筑巢引凤激起发展浪潮
投资促进是经济发展的源泉。2010年,开发区成立之初,招商引资被视为园区建设的重头戏。按照“政策先行、配套先行”的原则,大力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发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这里的服务企业效率高,优惠政策力度大,劳动力资源有保障,领导也很重视。这是我们选择落户金沙的最重要原因,”正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郑世凯告诉记者。
据了解,金沙开发区给予所有入驻标准厂房的企业前五年内免租金的优惠政策,并根据税收情况在电力、物流等方面给予补贴。这对于正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种对厂房用地和用电需求较大的企业的日常生产来说,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厂房、电力和人工占了我们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相比深圳,开发区给我们省了不少房租和电费。”郑世凯说。2017年初,正定将深圳总部迁至金沙。“筑巢吸引公鸡来住”。金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体端告诉记者,按照“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开发区发展”的“三轮驱动”总体思路,规划了118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布局空,将开发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有机融合、整体推进,实现了城城一体发展。
截至目前,开发区已投资168亿元建设了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园、有机食品产业园、新型建材园等几大产业园区,形成了“一区多园”的产业格局,完成标准厂房建设102万平方米,建成了市政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三网融合工程、110KVA特种变压器、长江大道、 黄河大道等主次干道和“三区多园”等一批新项目相继开工,电镀厂、红星物流园、义乌商贸城等一批新项目相继建成,完善了产业基础设施,优化了产业发展硬环境。 现建成区面积15.68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和建设使开发区的市政设施焕然一新,也为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奥斯、翔通科技、智能、兴奢、裕华龙等125家企业相继入驻,为开发区发展增添了强劲活力。
6年来,开发区累计投资458.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627.7亿元,解决就业2.9万人,帮助周边乡镇1500余人脱贫。
“金杯银杯”不如企业的“好口碑”
企业要吸引进来,也要留下来。把企业介绍上门后,开发区管委会精神起来,挽起袖子,开始努力为优秀企业服务。
Oskol是较早入驻开发区的企业。开发区成立之初,市区只有一条高速公路,交通方式单一,物流不足。物资通过普通物流从开发区流向沿海地区,时间周期在七八天左右,甚至长达十几天,确实难以满足企业正常的生产销售需求。Oskol的负责人刘志杰说,有时,计划物料的延迟交付会导致货物积压,这很令人头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开发区于2013年开通了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专线。目前,企业通过物流专线可以保证物料在24小时内准时到达,大大缩短了物流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开发区出台了《关于促进开发区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试行)》、《开发区物流补贴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使税收与物流补贴直接挂钩。年纳税额越高,管委会给予的物流补贴金额越大,以最大程度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数据显示,2016年物流专线发车470次,发送货物3.2万立方米,发放物流补贴100万元。
“我们有责任支持和壮大入驻园区的企业,让他们正常投产,有效释放产能,”王体端说。
近年来,开发区下大力气不断完善支持体系,切实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把“桂园信通”业务办得很成功,打通了企业融资的“行长通”脉。截至目前,开发区已为22家企业办理了“桂园信通”业务,发放贷款1.82亿元,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缓解了中小企业迫切的资金需求。
面对大量劳动力外流,开发区招工难。王体端介绍,管委会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企业“用工荒”。一是大力开展员工岗前培训,降低企业培训新员工的成本;二是积极举办各类就业服务招聘会,深入遵义、仁怀、黔西、大方、谷林等周边县市,大力开展招聘宣传,充分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到园区就业;三是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战略,在乡镇精准扶贫过程中转移农村劳动力,带动农村人口脱贫就业。
此外,开发区计划建设近30万平方米的生态安置房,解决进城务工贫困人口的居住问题。目前,安置房已完成一期建设,建成面积6.7万平方米,528套。
企业给开发区提供的“保姆式”服务,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开发区服务的好口碑,在园区企业的“朋友圈”里悄然传开。园区企业口碑为开发区招纳了一批优质企业,也促进了开发区产业集群集聚。据了解,贵州腾飞服装实业有限公司为开发区引进了贵州欧亚路服装、贵州智通服装、聚鼎鑫刺绣、贵州鸿海电子等4个项目。卓悦明丰高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两个项目,分别是贵州亿豪电子和贵州讯道电子(魅力智能)...以商招商,以鸡引鸡的氛围在这里蔚然成风。
生态优先助力绿色发展
在贵州的土地上,“清澈的水和葱郁的山是无价的财富”成了最响亮的号角。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开发区正在积极探索一条可持续的生态文明之路。
循环建材园是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典型范例。园区吸纳了皇冠新型建材、弘毅建材、绿色建材、砂金建材等一批新型环保建材。,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利用黔北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石膏等废弃物作为二次生产原料,有效消化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
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时,严格把关、筛选项目,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项目坚决说“不”,对可能破坏区域环境资源的高风险项目严格拒之门外,尽可能为绿色发展提供保障。对于选定的项目,管委会坚持认为,企业应改善环境保护程序,改善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回收和处置设施等。在允许入驻之前,强化企业治污减排意识,促进开发区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回顾6年的发展历程,金沙经济开发区演绎了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创业史,奏响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发展篇章。今天,金沙经济开发区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金沙人将以孜孜不倦、勇争一流的精神,继续奋起直追、弯道超车,迎来金沙新一轮的大发展、大跨越。(刘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