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申请注销要多久(一键注册有多容易,一键注销就不应该更难)



■泛应劭

当你不使用一个App的时候,你是选择注销还是卸载?

作为一个有点“强迫症”的手机用户,看到手机里常年不用的app,总想尽快和这些app“撇清关系”,第一步注销,第二步卸载。卸载不难,但是注销不容易。很多app的注销入口隐藏的深似海。有时候找不到注销入口或者注销时需要各种复杂的操作,只能简单粗暴的卸载,但实际上你的个人信息还是存储在这些app的服务器上。

相比注销,注册App要方便很多。大多数app都在不断简化注册步骤。一个手机号和一个验证码会默认注册app。

未标明取消条件,取消条件设置不合理,无法通过App直接取消...在12月14日中消协发布的50款App账号注销及自动推荐退订测评报告中,被点名的App在账号注销上大致分为以上几类。

比如中消协评测的麦当劳App中,注销页面显示自注销之日起六个月内不能再次注册。有些app只有人工审核后才能取消,但也有不接受人工审核、承诺时限过长(超过15个工作日)或承诺时限不明的情况。

有些app虽然有注销入口,但是无法注销,因为这个app绑定了n多个其他账号,比如支付宝、微信等,需要解绑后才能注销。但是在使用这些app绑定其他账号的时候有什么小技巧吗?

下船容易,下船难。遇到这些麻烦,用户通常有两种心理:一是直接卸载就好;第二,留着,万一以后用得着。

为什么注册程序那么简单,注销程序那么复杂?一个显而易见的表面原因是,app应该是稳定用户数量的,但如果用这种方式维持好看的数据,那就是“表面繁荣”。

微信注销多久申请新号

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还是数据利益驱动。用户在注册任何App时,都习惯于“被迫呈现”自己的很多信息,比如手机号、性别、出生年月等最基本的,还有地理位置、通讯录、相册等“高级信息”...只要用户有,App就愿意接受。

有分析称,国内大部分企业普遍认为数据越多越好,收集(复制)的成本很低。App用户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平台企业的资产和融资能力,个人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后可以快速变现,这使得很多平台方设置了一些取消或退订的障碍。然而,目前的执法难度和处罚力度未能带来商业环境的根本改变,这也使得平台愿意冒险一试。

用户连注销的权利都没有吗?

事实上,电子商务法早已赋予App用户注销权,即用户申请注销时,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立即删除用户信息,账户中的相关信息也应当删除,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双方约定继续保存其信息的除外。

而且,按照法律界人士的说法,同意有多简单,撤销应该不会更难。“就像一键授权同意一样,也应该有一键撤销功能”。

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的颁布给用户的个人信息披上了层层铠甲,但在一些平台面前,我们依然像“透明人”。

企业需要数据作为支撑,这无可厚非。但数据处理是在具体、适当的前提下,但量不要过量,而不是通过设置“取消壁垒”来“保护”自己的数据。

app需要虚假繁荣、历史数据还是真实用户活跃度?

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中消协将向App所属企业发出限期整改建议并进行约谈和劝告,要求各App经营者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自查整改,明示合理的注销条件并提供便捷的注销路径,确保用户成功注销账户,同时设置便捷的自动推荐和退订方式,不断完善相关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

如果你进入App,点击“我的”,找到“设置”,进入“账户和安全”,你会看到“注销账户”,然后一键注销,这将是一个美妙的体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