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黄在一季报披露前夕,快递行业意外爆发,行业“一哥”顺丰控股迎来上市以来首个季度亏损,9日开盘后股价也出现下跌。4月8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业绩预告。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亏损9亿至1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9.07亿元。表明顺丰亏损扩大主要是快递毛利率压力和成本端支出增加。
顺丰历史性亏损引起热议的时候,整个快递市场的竞争在空之前就已经很激烈了。最近快递招聘吉途快递拿到融资的消息,但过去几年,通达系“以价换量”扩大市场份额。然而,在通达系和极兔的背后,还有阿里、拼多多、JD.COM等电商巨头相对于极兔和通达系,单打独斗的顺丰没有电商平台可依托。激烈的竞争下,快递巨头能否逃脱薄利扩张的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这与顺丰此前年报的利润数据以及1、2月份的经营数据增长趋势形成了极大反差。短短几个月,从持续高利润增长到突然巨亏,顺丰的“急转弯”也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应。4月9日,顺丰控股跌至72.72元/股,市值3313亿元,较去年历史高点下跌逾四成。并且“顺丰跌停”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市场竞争正在加剧
快递巨头难逃薄利扩张陷阱?
4月8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业绩预告。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亏损9亿至1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9.0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与顺丰此前的盈利数据形成了巨大反差。就在上个月,顺丰发布的2020年年度财报数据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26亿元,同比增长26.39%。
不过,顺丰此前公布的1月和2月经营数据均实现同比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2月,顺丰累计物流及供应链收入共计275.95亿元,同比增长33.72%;累计快递物流业务量累计完成16.02亿票,同比增长53.89%。
为什么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严重?对此,顺丰表示,“亏损扩大主要是快递毛利率压力和成本端支出增加所致。”但深入分析发现,顺丰巨亏的背后,是行业巨头因行业竞争加剧而陷入快递盈利与扩张的矛盾。
第一,快递毛利率压力的背后,是顺丰赚钱业务和扩张业务的布局倒挂。其中顺丰最赚钱的业务,老化件增长低于预期;用于扩大市场份额的顺丰是最不赚钱的业务,但增长很快。对比之前,一季度毛利承压,快递利润率增长停滞。
对此,顺丰也在公告中表示,“由于部分地区春节期间同行(即竞争对手)不打烊的安排,导致部分大宗订单被分割,时间敏感件大宗订单增长低于预期;特配业务量快速增长,下沉市场电商需求旺盛,导致存量客户中经济业务快速增长,公司电商零部件毛利承压。”
第二,成本端支出增加的背后,是顺丰在行业竞争下拓展市场的举动。
针对亏损原因,顺丰速运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正处于新业务拓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建立长期核心竞争力,公司不断加大新业务的前期投入。此外,去年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公司资本性支出投资的步伐,公司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增加临时性资源投入。
“在整合的初始阶段,会出现资源重叠的情况。预计今年三季度初见成效,差异化服务体验,资源互补,网络效益更好;同时,将有助于公司构建一个对时间极为敏感的陆路交通网络,提升大型产品的时效和服务体验。”顺丰说。
数据显示,2020年顺丰资本支出(不含股权投资)达123亿元,环比增加58亿元;第四季度进一步加大产能投入,资本支出(不含股权投资)达到49亿元,环比增加14.5亿元。在市场扩张的道路上,有明显迹象表明顺丰控股的资本支出步伐正在加快。
新招极兔和通达系背靠电商巨头
顺丰独大如何突围价格战?[/s2/]
当顺丰历史性亏损引起热议的时候,整个快递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最近快递新兵——吉途快递获得融资的消息,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愈演愈烈。
过去几年,通达系一直在“以价换量”,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净利润缩水、股价下跌的困境。顺丰的竞争对手通达系今年1-2月也取得了同样的业绩,但也难逃单票收入下滑的陷阱。而极兔从互联网起家,一年内就达到了稳定的日订单量2000万。如果接下来涉及到快递头核心企业的市场份额,市值前景将更加惨淡。
在通达系和极兔的背后,还有阿里、拼多多、JD.COM等电商巨头,进一步加深了游戏的复杂性。电商的高速增长,电商平台背后没有顺丰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何在价格战中取胜,成为顺丰一家的一大难题。
事实上,顺丰一季度亏损的深层原因是,在电商成分大幅增长的同时,老龄化成分大幅下降。安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预计2021年一季度顺丰控股老化部分增速将大幅下降。同时,公司将从2020年第四季度开始加大资源投入,对成本的影响可能持续到今年第一季度。考虑到公司去年同期享受通行费减免和增值税优惠,短期盈利能力将面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