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毛欣欣
每到中午11点,广饶县乐安街道东王村的“一元餐馆”就会开饭,荤素搭配、适合老人口味的饭菜端上桌。老人们开心地吃着,聊着。
“平均每天都有20多个老人来,多的时候有40多个。这些老人都70多岁了。他们在这里吃一顿热饭只需要1元钱,便宜,安全,卫生。”东王村党支部书记王忠武说,村党支部用36天时间,建成了幸福家园和“一元餐厅”,成为集日间照料、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民生服务平台。
像党支部牵头的“一元餐厅”东王村,广饶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04家餐厅,为老人提供午餐服务和日间照料,通过一件小事,让群众的胃饱了,群众的心暖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年轻人大多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工厂,农村老人长期无人照顾、吃饭不方便等问题突出。”广饶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江涛说,围绕解决这些问题,组织、民政部门依靠引导,财政专项补助,镇街班子成员帮助指导“一元餐馆”建设,找到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为了保证良好的运营,每个“单体餐厅”都建立了人员、财务、安全、设施设备、应急处理等日常运营管理制度。安全方面,党支部定期检查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经营情况。人员方面,凡在“一元餐厅”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员,必须由党支部严格把关,具备身体健康、素质好、服务能力强的条件。
让群众充分享受“一元餐厅”的便利。其实运营费用挺高的。钱从哪里来?广饶县加强财政支持,对规范经营的“一元店”,由县级以上财政每年给予补贴,镇街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对新建“一元店”给予支持和保障,如李鹊镇拨付专项补助资金,引导各新建分店开办“一元店”,在上级财政补贴的基础上,村级承诺资金给予50%的补贴。此外,党支部设立“爱心交换”基金,鼓励党员带头,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向“一元餐厅”捐款捐物,减轻集体负担,提高服务水平。
为了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广饶县各地党员带头参与“一元店”经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019年李切镇嘉宝村“一元店”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工作全部由4名离任村干部和老党员完成,没有让村里花一分钱;陈震镇北湖村根据非从业党员的能力和特长,在“一元店”设置相应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既加大了对“一元店”的服务力度,又解决了党员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乐街道东王村划出5亩集体土地作为“一元餐厅”的种植地,设立“党员责任田”。支部组织党员带头种植萝卜、大葱、菠菜等蔬菜,为“一元餐厅”的经营提供了食粮...
“党员努力工作,一件一件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效地密切了党群关系。”广饶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表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依托“一元餐厅”,广饶县构建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新阵地,搭建了党支部和党员宣传政策、汇聚民意、调解纠纷的新平台,加强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作者:毛欣欣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