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月诗
为移动互联买单,迎接新的进步。
12月2日,支付宝表示,目前已与中国银联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
同时,支付宝与中国银联推动了28家银行和机构的开放合作,包括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广发银行、Mi Pay等。用户可以通过银行、中国银联快通等机构的app扫描支付宝收款码,实现支付。
2020年,支付宝和中国银联开始了基于条码互联互通业务的紧密沟通和探索,2020年底试点验证后逐步推广。目前全国范围内实现了收款码扫码互认。
支付宝表示,未来将与中国银联及其他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围绕用户体验不断探索和开放更多场景,有效推进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助力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生态。
关于网上支付的开放,支付宝在10月份表示,已经向银联中国银联快捷通开放线上场景,首批覆盖85%的淘宝商户;安装中国银联快通APP的用户,在淘宝购物提交订单后,可直接选择“中国银联快通”在支付宝收银台支付。
为解决支付机构“碎片化”问题,央行长期以来一直在推动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
在2019年8月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中,央行明确提到推进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突破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的条码标识互认和扫描。
9月30日,腾讯宣布微信支付与银联中国银联快通App正式实现线下条码互认扫描,用户在全国省会城市均可通过中国银联快通App扫描微信支付码完成支付。同时,微信小程序也逐渐支持银联中国银联快捷通。
责任编辑:郑晶鑫图片编辑:施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