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鹏宠物医院加盟(“像开奶茶店一样开宠物医院”宠物看病为何又贵又难?)



据相关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平均每个宠物诊所将只有一名执业兽医。(视觉中国/图)

“这时候她还在冲我笑,没忍住就打了她一巴掌。”

一个脸白白、声音软软的年轻人,很难让人联想到“医闹”。方成生平第一次对别人“动手动脚”,对象是他的宠物医生。

2020年10月,方成将宠物猫送到上海一家“网络名人宠物医院”就医。诊断结果是3级牙结石,需要手术清洁牙齿。花了近6000元,但猫在手术前就死了。医院给出的死因是麻醉过敏,但方成质疑猫的死因是“麻醉剂使用不当”和医疗程序不正确。

律师告诫方成,根据现行的民事赔偿规定,宠物被视为个人“财产”,即使他胜诉,赔偿金额也只相当于市场上一只同类猫的价格,而方成的猫只是一只田园养猫。

一年间,他向监管部门投诉,向纪委举报,向法院申诉,此起彼伏。2021年11月,双方终于和解,医院赔偿他们包括医药费在内的几万元。方成也和上述主治医生和解了。

“为什么宠物医院那么贵?”“如何选择宠物医院?”“事故维权怎么这么难?”类似人类医院的问题,宠物医院也不缺,只是病因大相径庭。

目前市场上不缺宠物医院,但是兽医数量严重不足。东西小动物临床兽医师范大学(由30余家市级行业协会组成)发布的《2020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全国宠物诊所数量达到2.3万家。然而,宠物医院的兽医从业人员不足3万人,平均医疗水平堪忧。也就是说,平均来说,一家宠物诊所只有一名执业兽医。

近年来,在大量注资后,街边的“夫妻店”逐渐被连锁医院取代。多位受访兽医表示,目前个人工资与每月“账单金额”挂钩,各医院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是营业额。“一个客户进来,就带着一个指标”,过度医疗的问题难以避免。

瑞鹏宠物医院

在连锁经营下,宠物医院这种高科技行业正逐渐向服务业靠拢。更何况,对于宠物医院这样的新兴行业,目前的法律法规对医院和兽医的流程和操作几乎没有标准。医疗事故发生后,维权往往取证困难,无法可依。

“(现在)这个行业除了钱,什么都缺。”一位接受采访的兽医这样描述。

“麻醉过敏”致死?

方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初选择这家医院,是因为它出现在一部网络名人纪录片《宠物医院》中。“身边有宠物的朋友几乎都看过这部电影。”该片自2019年播出以来,已连续播出三季,仅在哔哩哔哩上的点击量就接近1.1亿次。

猫咪最初的症状是皮肤过敏,主治医生建议进行过敏原筛查。价格2400元。然后医生提示猫的牙结石很严重。牙结石是宠物牙龈炎和口腔炎的原因之一。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败血症。

方成同意了洗牙手术。我被送到医院不到半天,“医院打电话给我,告诉我我的猫快死了。让我最后一次看它”。

当他来到医院时,主治医生笑着向他宣布,猫已经死了。死因是麻醉过敏。“对方轻描淡写的好像在说‘猫没事’,下意识的打了她一下。”方成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医院选择了报警。医院院长提醒方成,如果检查伤情达到一级轻伤,可以申请刑事拘留。

方成回家后发现了这只猫五个月前在美国的病历。当时他还在美国留学。美国医院案例说“轻度牙结石,等级0到1级(最高4级)”,对猫咪健康影响不大。方成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消费过度了。

方成报了警,坚持要获取猫的病历和麻醉视频。医院给了一个近3个小时的监控视频,中间有几十帧跳转。方成怀疑视频被剪辑过,无法展示完整的麻醉过程。

视频不完整,也没有尸检。方只从这个案子入手。关于麻醉过敏的概率,他咨询了多位兽医,得到的答案都是“有可能,但概率很低”。在医生的指导下,他查阅了美国兽医协会关于小动物麻醉测量和程序的文件,对比自己养猫的用药情况。

根据诊疗记录,医院给猫用了三种麻醉药物。第一种镇静剂度米辛,本来是作为肌肉注射,被医院误当成静脉注射。第二种舒泰被怀疑过度了。第三种麻醉逆转剂尼莫地平只能给狗用,却给了猫。视频显示,猫自麻醉后一直没有专人监护,因此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律师告诉他,这些在法庭上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直接证据。南都记者周末查询了中国兽医协会的文件,发现与犬猫麻醉相关的行业标准只有两个,分别是《犬猫硬膜外麻醉技术规范》和《犬猫麻醉记录单书写指南》,目前仍处于报批和起草阶段。

不久后,另一位有类似经历的宠物主人找到了方成,他得知这是这家医院五天内发生的第二起麻药过敏事故。在通信中,这家医院的院长始终拒绝承认医疗诊断和程序存在过错。

方成给上海纪委写了举报信,质疑医院的资质能力,因为医院和一家国有研究机构有合同合作关系。

一年来,方成和几个有类似经历的宠物主人一直在投诉举报,终于在10月份得到了纪委的回复。该负责人表示,医院未经许可使用研究机构的招牌是违法行为,合同到期后他们之间的合作将终止。



2021年6月,一家宠物医院在给宠物做检查。现在宠物的体检和治疗都要几千块钱。(视觉中国/图)

开医院要“背靠大树”

程打开大众点评App,医院评分仍在4星以上(满分5星)。

上海法治日报近日报道,上海一只宠物兔经宠物医院治疗后死亡。它的主人质疑医院失职和过度治疗,在大众点评App里做了“差评”。因为言辞略显激烈,被医院以名誉侵权为由起诉。

以服务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似乎并不适合医疗机构。根据复旦大学发布的2019年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国排名第三的三甲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在大众点评APP上只有2星,差评集中在“就医时间短”、“体验差”等方面。接受2星治疗的华西医院排名全国第二。

“我们和这些点评网站都有合作。首先我们会帮你推广,这些都包含在加盟费里。达到一定点评数后,如果有其他需求,可以续费服务。”暗访期间,刘强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刘强是一家名为“派多格”的宠物品牌的加盟经理。

在百度搜索“宠物医院加盟”,派多格位列首页第一。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曾获得岐伯宠物(股票代码:BQ)数千万美元投资。美国),一家美国上市公司。

刘强续费服务的通俗解释是“买好评”。

“自己搞交通麻烦,加入我们,通过我们可以互相通话。我们是大品牌,我们和他们有合作协议。使用我们的品牌会更便宜。”刘强解释道。

怎么才能开宠物医院?刘强介绍,经营宠物医院的证件包括兽药销售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辐射安全许可证、环评审批、消防审批等手续,最重要的是要有《动物诊疗许可证》。

根据《上海市动物诊疗管理办法》,医院面积必须大于200平方米,配备手术台、x光机或b超等医疗设备,至少有4名取得执业兽医资格证的兽医。

“上海的标准在全国是比较高的。”刘强说,“这两年上海的宠物医院开得太猛了,今年提高了审批标准。”本来会议面积150多平米。只要有三个兽医资质,“现在只能靠大链子,靠大树乘凉。”

刘强的报价是50万,包含店面装修、医疗设备等所有硬件。总公司还会派专员指导如何开店,如何运营店铺,每年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但店内所有药品、医疗用品、宠物用品必须从公司渠道进口。公司保证价格低于市场,并提供兽医专业培训。

“这不跟加盟奶茶店差不多吗?”南都记者周末问刘强。“差不多吧,但宠物医院毕竟是医疗机构,证应该不会少。”根据他的经验,上海这样的宠物医院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200万元。

难点是如何同时招到4个兽医。刘强说,公司也有解决办法。他们和一些大型连锁诊所有合作,可以同时雇人和借人。

所谓借用,其实就是借用。目前国内动物医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报考执业兽医资格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从事医疗工作。多余的证书将借给需要开店的诊所和医院。

农业部已经明令禁止转借证书,要求一个证书只能绑定一家医院,杜绝“一证多用”的乱象。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借贷的问题,因为市场缺口太大。

前述白皮书显示,我国执业兽医7.8万人,执业助理兽医3.1万人,但从事宠物医疗工作的仅占30%左右。根据国家《动物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具备手术能力的宠物医院至少需要3名执业兽医”,现有的医生储备远远不能满足。

当南方周末记者表示50万的价格太高时,刘强提出放弃医院,改开宠物店,只卖活体宠物和周边产品。“这个门槛低多了,加盟费18万。”

资本跑马圈地

1985年,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开设了小动物诊所,被视为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的起源。

2015年,上市公司瑞普生物(300119。SH)投资瑞派宠物医院,标志着资本正式进入宠物医疗市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进入“跑马圈地”时代。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高燕先后投资了宠一生、、天津、青岛爱、芭比堂、上海安安宠物、云宠、南京阿贝尔、上海淘气包家有限公司、宠福心等连锁宠物医院,大部分为100%控股。

2018年8月,高淳将旗下近700家宠物医院与国内知名连锁宠物品牌瑞鹏的400多家医院整合,成立“彭鑫睿”,成为国内首家门店“破千”的宠物医疗集团。

连美容行业都想参与到宠物赛道的追逐中来。日前,华西生物(688363。SH),玻尿酸龙头企业,宣布推出国内首款含玻尿酸配方的高蛋白全价谷物。官方认为,猫粮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可以滋养皮肤,亮泽毛发,改善关节,保护肠胃。

2017年,唐倩将经营了六年的宠物诊所卖给了一家头部连锁医院。她毫不留恋地清仓空了自己所有的股份,庆幸自己在高位卖出。“后者只会越来越便宜”因为行业的洗牌已经开始。

唐倩出台了标准合同,大部分巨头会与个体宠物医院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分三期将货款支付给个体户。“专业兽医不懂并购中的门道,签约后会很被动。”唐倩曾经在金融行业工作过,所以他给很多同行做过顾问。

首先是控制权。有些合同是全资收购(100%),有些是控股收购(51%)。“很多人对医院有留恋,不愿意全部卖掉,但小股东49%的股权很可能成为烫手山芋。”因为在这些合同中,规定了剩余股份不能转让,大股东把小股东捆绑在一起。

而且很多个体宠物医院属于小微企业,在税收、员工社保等方面可能不规范。这些漏洞共同构成了原始利润的一部分。但收购后,大股东为了满足未来上市和退出的要求,也会将合规成本分摊到小股东身上,这不仅影响了医院的利润和小股东的分红(如果净利润为负,则不分红),还会将上市可能带来的利益全部归于大股东(小股东没有母公司的股份)。

更有甚者,这些合同约定了原医院采购权、装修权、财务安排等。都是上缴给大股东,小股东两眼一抹黑,连医院的真实经营状况都不清楚。

唐倩观察到,目前市场上无论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都极度依赖大股东的供应链。虽然大股东也按比例收取利润,但巨头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小股东缴纳的管理费、培训费、采购费等等。

“就好像客户在养小股东,小股东在养大股东。”唐倩,而这无疑让负责具体运营的小股东和门店兽医承担了更重的经营压力。

目前大部分连锁医院对医生采用“客单价”考核,对每一个来医院的宠物主人设定隐性消费标准。“你一敲医院的门,医生就会继续执行任务。这种畸形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越开越亏”怪圈

医院养宠物暴利吗?程峰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十几年,目前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型宠物医院。他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程峰给南方周末记者算了一笔账。上海一家小型宠物医院一年的运营成本在200万元左右,主要包括房租、水电、设备药品、人员工资等。

上海外环以内,租一个200平米的门面,价格是每个月2万多,加上水电至少3万。

大多数设备都是一次性投资。比如一台全新的进口x光设备(DR机)单价在20万元左右,降低成本的唯一办法就是摊销到每次检查的成本中。而宠物在正常使用这一件设备时往往会入不敷出,这也解释了很多宠物主人的抱怨:为什么医院会出现过度医疗的情况。

在中国,宠物药品大量进口,也抬高了成本。程峰解释说,一瓶与人药成分接近的抗生素,采购价格可能是人药的20倍。“宠物药市场规模太小,国内兽药研发能力弱,考虑到经济效益,会优先考虑猪、牛等经济动物药的研发,而不是宠物。”

一些宠物医院为了增加收入,选择铤而走险。据南京媒体报道,2020年10月,南京一家宠物医院将一瓶成本2000元的进口非法麻醉药品拆分成一毫升,以6000元的价格卖给顾客,被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处罚。

但是最贵的还是人力。程峰透露,一个有执业资格,有2-3年手术经验的兽医,一个月基本工资在1万-1.5万,大部分医院还有绩效提成,比例在10%-20%,最后月薪能有2-3万元。医院还需要为每两名执业医生配备一名助理。“那些大型连锁医院(待遇)可能会高一些”。

程峰明显感觉这两年人力成本大幅增加,行业流动性大。

东西小动物临床兽医师范大学发布的《2019宠物医院发展报告》显示,国内近六成宠物医院日问诊量不足10次。近年来,行业的快速扩张导致了太多的宠物诊所。80%-90%的宠物医院年营业额低于300万元,月营业收入低于25万元。

南都记者根据大众点评网随机选取了上海八大热门商业区。在这八个地区中,距离方圆3公里以内,有四个地区拥有五家以上的宠物医院,其余的都在三家以上。

门店的激烈竞争加剧了兽医的短缺,医院只能高价聘请兽医,进一步推高了门店的运营成本,整个行业正陷入“开多赔多”的怪圈。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是一系列的收费乱象。

(应采访对象要求,方成、刘强、程峰、唐倩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徐庭芳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