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和电影上座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一个重要原因是电影票价格上涨了。除了票价上涨,退票难在今年春运期间再次被广泛“吐槽”。
在目前观众观影热情较低的情况下,提升消费者的观影体验是影院的重要任务,而过于严格的退改签限制显然不利于观影体验的整体提升。
不过,有从业者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大部分影院因为抢票行为,不得不提高电影票退改签的门槛。此外,消费者还需要遵守第三方售票平台的退票规则,这也增加了电影票退票的难度。
只有30%的影院支持退票
电影票退票难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近年来,尽管多次呼吁,退票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大多数消费者仍难以获得便捷的退改签服务。
以上海为例,猫眼平台信息显示,2月14日,上海322家电影院中,支持退票的只有104家,约占30%。在购票页面上,很多影院仍然明确规定,电影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城市的可退款影院比例存在差异,但一般不到50%。比如武汉143家电影院中,支持退票的有57家,约占40%,北京、成都的退票影院约占30%,部分城市的退票影院仅占20%。
近日,记者在上海宝山区龙湖天街商场附近随机选取了5公里内的8家电影院,其中5家电影院仅支持改签,不支持退票;2电影院不支持退改签。唯一同时支持改签和退票的影院,开幕式前24小时免费退票,开幕式前16.7小时收取每张5元的手续费。
一些观众告诉记者,如果热门档期内电影院爆满,也可以理解,不支持退票和改签。但在非大众档期,看电影往往是临时决定,有的影院要求在开演前8小时甚至24小时免费退票,实际意义不大。
有观众认为单张电影票5元退票费太高。记者了解到,大部分退改签政策都是影院自己规定的,涉及的费用也是影院自己收取。
平台退款规定严格
目前很多用户习惯通过猫眼、淘宝电影等第三方平台购买电影票。因此,用户不仅要遵守影院的退改签规定,还要受到购票平台的限制,无形中增加了退改签的难度。
猫眼平台规定,V1-V2会员每月只能退款一次,V3-V4会员每月退款两次,V5会员每月退款三次。淘宝电影平台规定,普通用户和会员每月可以使用两次退款服务,会员每月可以兑换三次积分,黑钻会员可以享受无限退款服务。
这意味着,即使影城支持退票,用户也可能因为平台规则而无法退票。
此外,一些小平台退票手续复杂,如无法在线操作或只能电话退票;另外,用卡券兑换的电影票,以及一些特殊活动无法退票的情况,电影票的实际退票比例处于较低水平。
2019年,猫眼平台上市时,公布了平台退款的相关信息。数据显示,该平台于2016年下半年开始推出退款服务。2016年、2017年、2018年前9个月,该平台售出的电影票退票率分别为1.7%、2%、1.3%。
猫眼表示,该平台与影院联合提供会员服务,会员优惠包括电影票折扣和更便捷的退改签服务。
影院:关闭退票系统很无奈
影院拒绝提供退票服务是否合理,业内早有讨论。虽然目前没有相关法规明确要求影院提供退票服务,但主流观点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影院单方面规定电影票不予退票,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
除了法律规定,目前国内影院上座率持续下滑,观众观影热情降低。提供便捷的退改签服务,有助于影院提升服务水平,吸引观众重新回到影院。
基于此,多位影院经理告诉记者,影院实际执行的退改签政策比平台宽松很多。日前,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影院,大部分影院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客户选择的场次还有空的座位,一般会为客户改签,甚至改签当天的场次。但通过平台订票、取票后,涉及流程复杂,一般不支持退票。
“影院关门退款功能也挺无奈的,主要是怕第三方刷票。一些电影方为了提高上座率,虚假炒作,在放映前预订电影票然后退票,给影院造成损失。但是确实有很多客户需要退改签。如果他们买错了票,只要有座位,我们就给他们换。”云南某电影制片厂经理李金都(化名)告诉记者。
靠退改签政策刷票的行为一直存在。2018年4月,电影《后来的我们》被爆通过大量锁定预售票,并在指导影院改善布局后,大量非正常退票,引发舆论风暴。此后,猫眼暂时关闭了退款功能。
2018年以来,国内一直有改善电影票退票难的呼声。2018年9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要求电影市场各经营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售票服务水平,不断改善观众体验,努力提高电影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和公信力。
但通知更多的是要求影院明确退改签规定,让用户在购票前了解影院的退改签政策,而不是强制影院提供退改签服务。这份通知也成为售票平台和影院制定退改签政策的参考。
李金都表示,影院目前能做的就是收取退改签费,主要是弥补刷票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失。如果完全免费退票,电影院会很难受。但如果将来票务行为得到控制,影院和平台都愿意为观众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记者武志)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