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到家商家版app(你身边的店,都在悄悄京东到家)




网购并不少见。网购后一小时内送货上门已经悄然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再局限于生鲜产品。


事实上,网上的药品、手机号,甚至美容产品,一小时送达已经成为现实。这是因为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虽然即时零售已经存在好几年了,但大多数用户对它的感知在去年疫情之后变得更强——像订外卖一样在网上购买新鲜食品和日用品。


今年,实时零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竞争愈演愈烈。与零售相关的几个互联网巨头平台都已经涉足实时零售,资源也在不断增加:


实时零售已经成为阿里巴巴CEO张勇的重点项目之一。去年阿里巴巴通过饿了么进入即时零售领域,同时将天猫超市事业群升级为即时零售事业群。


美团对即时零售业务进行了战略升级。【/S2/】2020年底,美团闪购事业部拆分为闪购、医药、团好货三个独立的事业部。其中,美团闪购承载的是即时零售业务,专注于30分钟到达的生活门店。


JD.COM到家是互联网巨头中最早成立的实时零售平台,并于2020年与众包物流平台达达集团合并并独立上市。目前已有超过10万家线下门店入驻,超市O2O市场份额达到25%。


在几大互联网巨头加入进来后,拓展新品类成为今年上半年即时零售的重要关键词,也让网上购买药品、化妆品、手机,一小时送达成为可能。


从服务用户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笔好生意:随着互联网平台对零售的介入越来越多,用户被培养成了懒人,即时零售更能满足懒人的需求。


但更多品类的商品一小时到货是否真的能成为新的消费趋势考验的是即时零售平台的服务能力。

京东到家商家版


新懒人的经济崛起


用户一旦享受到1小时内到达的服务,就越来越难以接受网购后一两天到达的服务。


去年疫情期间,用户在享受了像点外卖一样购买生鲜、生活用品的服务后,对在线等待其他商品的容忍度也在降低。


《2020年JD.COM家庭手机即时消费白皮书》指出 90%的用户是为了1小时送达服务而来。“相比次日送达模式,用户希望送达时间越快越好”。


JD成立415周年。由即时零售平台JD.COM到家联合线下实体零售商每年举办的“京东到家”也反映了类似的趋势:在过去几年中,“京东415周年”的销售。COM的“到家”增长迅速,主要是在生鲜食品和日用品等类别。今年,服装、手机、美妆等新品类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JD.COM回家后公布的数据,促销期间平台销售额达到去年同期的2.3倍。一小时不仅新鲜,而且涉及全品类,如手机、数码产品、母婴用品、家用电器、个人清洁、运动户外用品、办公用品等品类,促销期间销量翻倍。





互联网培育下的用户懒惰是即时零售向越来越多新品类扩张的重要原因,但还有两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是多家互联网巨头投入更多资源竞争即时零售领域,平台比以往更有动力将服务做得更深更广;


第二,在电商的冲击下,线下门店客流萎缩是不争的事实。更多类型的门店愿意通过经营O2O业务来获得新的销售增量,降低门店的运营成本。这些实体零售商的投资力成为催化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几年前以京东为首的实时零售平台。COM进驻中国后,将业务重点放在了尚超。超市是O2O业务发展的原点,也是最复杂、最难实现小时服务的业态。JD.COM到家以此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商家的服务能力和履约能力。


从零售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线下门店客流萎缩,急需数字化转型。更多品类的零售店希望通过即时零售增加客流和销售额。


对于实时零售平台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增长空室,随着更多零售店的加入,它将承担在线交易和交付的功能。库存离消费者越近,消费者的体验就会越好。


JD.COM到家、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正在拓展服装、美妆、手机等品类。,为实时零售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空。CICC研究部的报告认为,长期来看,实时零售电商有望凭借时效性从异地电商那里获得份额。


零售的实时品类扩张最终将惠及相关平台。根据CICC研究部的报告,JD.COM回国后有望进一步获得市场份额,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达到40%。


零售业的新拐点


更多品类推出后,如何服务好商家和用户,是即时零售面临的核心问题。


为用户服务好的标准很简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购买的商品准确送达用户手中。这本质上是考验平台服务商的能力。


这几年,即时零售平台在服务商超越商家的情况下,已经积累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服务能力。


例如,JD.COM开发了海博系统,整合了营销、商品、用户、绩效和数据五大赋能模块。可以为零售企业提供全渠道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时支持多平台的综合演出、运营、营销解决方案。




JD.COM家居海博全渠道业务解决方案示意图


在表演能力上,JD.COM在主场依靠达达集团旗下的达达快车。4.15大单促销爆发时,达达快递不仅不能保证京东的业绩。COM的订单在国内,但也使企业履行所有渠道的表现有条不紊。


在流量方面,JD.COM到家以JD.COM为流量入口,打通传统电商渠道、即时零售渠道、线下零售渠道,为品牌商提供全渠道营销机会,在线上流量更精准触达和匹配潜在新用户,有效激活老用户,提高购买转化率。


这些服务能力也适用于手机、化妆品、药品等新品类。


以手机零售为例。JD.COM在国内与苹果授权经销商合作。苹果授权经销商利用传统零售的门店资源、供应链和品牌优势。JD.COM从流量、效率、用户运营等方面赋能线下门店,打造移动数码产品一小时服务。截至2021年3月,苹果授权经销商的670家门店已经上线,并到家JD.COM。


根据今年1月13日JD.COM家庭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JD.COM家庭移动即时消费白皮书》,JD.COM的家庭手机店数量已经超过6000家。


今年4.15大促期间,JD.COM手机品类中,苹果、vivo、小米、OPPO、一加等品牌较去年同期均增长7倍以上。此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在即时零售平台上购买电脑数码产品。4月15日,京东上电脑数码商家的销售。COM的首页平台是3月份同期的8.3倍


用户习惯和行业趋势的改变,正在加速线下手机、服装等零售店的数字化转型。当商家将O2O作为营销投入的新阵地时,JD.COM成为他们回家的首选。


当JD.COM回国后,他用创新的方式来帮助新类别的企业,如服装、手机和美容产品。现场购物已经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一环。JD。COM的“直播购物一小时”模式,可以让消费者边看边买,很受消费者欢迎。


今年“415”促销期间,JD.COM携手近40家商家,开展了近百场形式丰富的本地化现场购物活动。根据JD.COM到家公布的数据,4月15日纪念日,JD.COM到家官方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超过412万。


这些玩法将改变线下零售原有的经营思路,为即时零售带来新的机会。同时也将为线下零售带来新的机遇,线下零售长期受到电商的冲击。


普及一小时送达服务


虽然已经在部分品类、部分用户上实现了网购一小时到货,但所有用户都能一小时到达线上,还是很不可思议。


其实电商1-2天到货在10年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现在已经实现了,这是电商平台和物流平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用户对更快配送时间的诉求,必然倒逼实时零售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品类扩张后,即时零售平台的服务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决定了实时零售的覆盖面,也决定了实时零售平台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这场互联网零售的新战争中,赢得平台的关键是帮助商家更快地提高数字化能力和绩效能力,这需要包括以下特征:


1。解决不同业务多渠道运营的痛点。不同品类的线下商家数字化程度差异很大。有的店根本没有进行数字化升级,有的店在进行数字化转型,但程度远远不够。比如一些零售店的第三方平台无法与后端ERP直接对接,导致产品、促销等信息需要人工同步,再由不同平台运营管理,人力成本高,效率低。


2。店铺业绩有困难。各种渠道的首页订单无法汇总。随着线上订单的增加,容易出现错拣、漏拣、差拣,影响用户体验。同时,商家还存在对账难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里,当JD.COM到家时,他从尚超最复杂、最难的格式开始,并与尚超一起成长。在帮助商家实现数字化、提升业绩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开发了达达海博系统,将人工操作变成全流程自动化、系统化、数字化、标准化,支持聚合多平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尚超完善全渠道。


2021年4月15周年前夕,JD.COM到家将举办第二届商业品牌盛典,并联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 评选“2020数字零售创新案例”。这些案例在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这些能力必然会帮助服装、手机、美妆等更多新品类的线下门店提升数字化能力和业绩。从目前来看,JD.COM到家已经有了先发优势。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将是所有线下零售店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窗口期,也是JD.COM到家、美团、饿了么等几个平台的重点。即时零售平台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积极的一面是,北上广深的大型零售店,以及四五线城市的夫妻店,都将具备数字化能力和履约能力,这也是网购能够一小时普及的前提。


在这场实时零售平台的竞争中,无论谁最终胜出,用户都会受益。[/s2/]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