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作者:梁
在城乡之间来回奔波,是大多数人过去10年的共同经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率)为64.72%。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城市,回到农村。
90后大学生回乡开酒店圈创业梦想来源:视觉中国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创业人员将达到1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60多万人,为历年之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预计将带动农村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中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阶段,更确切地说,是乡村振兴阶段。
从事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卢指出,“中国仍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要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反过来,虽然很多人进入了城市,但农村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中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返乡和鼓励农民进城并不矛盾。鲁认为,城镇化完成后,在国家层面,资源配置将不再区分城乡,也不再区分农民和市民,未来将是市民,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离开这个国家
1949年,中国有5.4亿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89.36%。如今农村人口占比不足40%。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纷纷离开自己的村庄。正如作家洪亮在《梁庄的故事》中所写,“30年来,梁庄人的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西起新疆阿克苏、阿勒泰,西南至西藏日喀则,南至云南曲靖和越南边境附近的一些城市,南至广深,北至内蒙古锡林浩特,还有从国外到西班牙打工的。他们最长的在城市待了近30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流浪的旅程”。
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来源:视觉中国
带着对生活的憧憬和期待离开家乡。2010年是1985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9109元。3.2倍,这是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
就像很多踏上征途的前辈一样,初中毕业后,郑志刚离开江西老家,到浙江嘉兴一家无纺布设备机械厂打工。2010年,他在杭州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到2018年,公司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000多万元。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明路的研究发现,初次进入城市的农村移民年龄越小,他们的劳动力市场回报越高。“提前到达城市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累计到达时间的边际收益。进城早的更容易获得城市户籍,收入也更高。”
江苏南通:大学生返乡创业养羊。来源:视觉中国
进城成了农民致富的渠道,离开却意味着乡愁。在郑志刚的记忆中,他童年的家乡总是灯火通明。后来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家乡变成了“空心村”。他期待着看到家家户户的灯再次打开。
家乡是根。“农村是为数不多的能让城市人感到些许怀旧的地方之一。在城市里,人们正在走向现代化,大部分旧街区和标志性建筑已经消失。”从东海之滨到长城以西,从城市到乡村,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在21世纪初观察到,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中国巨变的推动者是普通人——进城的农民,边学习边工作的企业家。
2018年,思乡之情让郑志刚动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当年6月,郑志刚下定决心,将企业迁回江西德兴。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像郑志刚一样,选择回国。
回家吧
回到家乡,带着诗歌和理想。
出生于80年代的廖俊华选择回到湖北宣恩,接手濒临倒闭的茶园。
宣恩“吴家台贡茶”是湖北省十大名茶之一。甘龙四十九年(1784),甘龙品尝了吴家台茶后,赞不绝口。他亲笔题写“黄恩冲锡”,并赠匾给茶业经理兼制茶师吴。吴家台贡茶味道甘甜,汤色绿亮,茶香有熟栗子味。
但2016年,30年的宣恩马鞍山茶园里,园里的草比茶树还高。茶园里,茶树衰老,产量降低。2015年,茶园亏损200多万元,濒临倒闭。
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廖俊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接受。“我爷爷是茶农,父亲经营茶叶多年。我是在茶堆里长大的,对茶有着深深的喜爱。父亲要求回老家取盘子,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廖俊华扩大有机茶园面积,开辟出口渠道,细分产品市场。2016年,茶园平均亩产提高到1000多公斤,公司实现销售额2000万元,利润100万元,一举扭亏。
如今,这些曾经的贡茶已经变成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络名人单品。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廖俊华将瞄准奶茶、饮品等“奥特莱斯”,对接顾铭、摩登中国茶铺等品牌,为其批量供应茶叶原料。
2021年富硒贡茶销售收入达4000多万元,其中1000多万元为新增份额,全部来自时尚消费市场。
年轻人回乡创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视觉中国
在这波返乡创业浪潮中,创新人才大幅增加,其中“田秀才”、“乡土专家”等农村创新创业者达到3150万人,有文化、有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快速成长。
创新项目成为灯塔,85%属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类型,55%采用“互联网+”等直播新业态。创业者带回从生产到销售的价值链思维,推动土地承包、农产品加工等全方位转型。
回家创业也成为了农村增收的途径。万寨乡板厂村村民田金成曾在茶场工作。他过去只除草和采摘,一年大约挣8000元。承包了6亩茶园后,他精心种植,一年收入两万多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与10年前相比,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了两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也缩小到2.50。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乡扎根创业。来源:视觉中国
回家创业正当其时。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广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经验的通知》,向返乡创业者发放“红包”。
甘肃为鼓励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
如今,回到农村有了另一层含义。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认为,返乡创业具有实现城乡之间劳动力、技能、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双向合理流动的特点,在经济“双循环”发展中,对打通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堵点、弥补县域经济发展的短板具有独特作用。
“‘十四五’期间,‘进城创业’的回归,将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力资源开发,激活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返乡创业的人大有可为。”杨志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