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代购化妆品货源(韩国美妆假代购调查:拍认证视频只要150元)

独家|韩国美妆假货代购调查:制作认证视频仅需150元

在韩国美容行业利益诱惑和竞争的背景下,诞生了一条从制假到售假的链条空。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从韩国购买一款化妆品很正常,但很少有消费者知道,这些看似正品的韩国美妆产品,甚至是位于韩国朋友圈,从韩国发货的物流单据,很可能都是假货。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走进了韩国美妆代购行业。经过实地调研和采访发现,由于美妆产品消费需求旺盛,很多商家抵挡不住诱惑。购买了一些假货后,充当正品出售,整个假货代购形成了一个闭环产业链。

购买潮正在兴起

6月的一天,旅游业还处于淡季,但韩国济州岛机场的免税商品领取处却人山人海,仅新罗免税连锁店就有近80人排队。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有的人买的货比普通游客多,为了达到航空公司空公司的手提行李标准,收货后还在四处整理,十分壮观。

在与济州岛机场和免税店工作人员的沟通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这一天“人比较少”,而在人多的旺季,有时甚至连取货机都会报废,最后还得人工维护。

记者整理爱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两大化妆品品牌的财报发现,自2010年以来,在全球化妆品品牌销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两个品牌在韩国的销售额增长了近20%,其中免税渠道的增幅占总增幅的78.9%。由于韩国的美妆产品和品牌广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与其他国家相比,韩国购买的主要是美妆产品。

对于白领张女士来说,找一个“靠谱”的海外代购并不容易。

“虽然害怕买到假货,但是因为价格优势,我们还是会选择代购。我们只能通过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朋友圈的定位、收据来判断真伪。”张女士说。

据韩国某经济研究所测算,目前从事韩国商品代购行业的约有2 ~ 3万人,其中有所谓的销售商品的“代购”,也有不少从事物流、包装等相关行业。这批“代购”以90后、90后为主,且大多有在韩国留学、工作或生活的经历,开始于2007 ~2008年韩国免税行业大爆发之后。

在有韩国留学经历的朋友圈里,CBN记者发现了一些代购的广告,一些在韩的中国留学生也向记者证实,确实有很多朋友会通过代购来弥补生活费。

韩国代购化妆品

被“漂白”的假货

张莉(化名)正在韩国的一所大学学习。她从2016年开始从事代购,已经成为朋友圈知名的韩国代购公司。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己会坚持去韩国化妆品店和免税店购买正品,但也曾收到一些提供非正规商品的人的“诱惑”。

“一个陌生人突然加了我的微信,说可以提供韩国化妆品的货源。因为批发返利合作,比市场上的进价低30%~35%。经过价格对比,发现部分韩国品牌产品的进价低了近40%。我很惊讶,尤其是韩国大品牌,对经销商的管理制度非常严格。即使和免税店的店家或者VIP很熟,也不会有比原价低20%的折扣。所以应该是货有问题。”张莉说。

后来,张莉并没有选择与这个所谓“神奇”的代理商合作,但她透露,在韩国代购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不断的背景下,会有一些代购无法抵挡这种利润的诱惑而选择与他们合作,但很难保证这些代理商的商品的真实性。

在韩国留学的李欣欣(化名)透露,一些不正规的商品来源于所谓的“代理商”,他们在韩国首尔的一个公寓里开了一个实体店。她卖的假化妆品大多是所谓的小样。目前,国内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小样和小包装感兴趣。但由于这些产品主要是赠品,很难被消费者发现,生产者也不关注这些产品的真假。

《第一财经》记者在与代理商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样品正在出售,这些商品的价格远低于同容量的商品。

“很多制假店铺会先把广东等地生产的假化妆品运到韩国,重新包装,在源头‘漂白’,再从韩国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虚假的”商业经历

有了“货”,买家也要增加信任度,于是“假认证”出现了。

张莉透露,在代购行业,雇人在韩国商店发朋友圈、视频或提供韩国免税店发票的情况很常见。然而,这种所谓的“认证”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甚至一些海外留学生以此视频为副业。第一财经记者从一位韩国留学生的朋友圈看到,在免税店拍一圈认证视频的价格是1小时150元,其中路费是额外的,如果有店铺命名等特殊要求,还要额外收费。

记者在与一些代购的交流中了解到,很多所谓的海外购物场景都是假的,完全可以在某个地方设立摄影棚进行拍摄,让消费者相信代购是在海外购买的。

第一财经记者从与李欣欣等人的交流中了解到,在韩国美妆产品的销售过程中,由于链条“此起彼伏”,代购对货源并不是特别熟悉,未知的销售模式导致溯源和控制货源困难。“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已经成为韩国代购行业的普遍现象。

此外,为了吸引中国游客,韩国的一些免税店会对经营者采取一些优惠和“回扣”的方式,这就导致出现了很多专门针对中国游客的购物店,很多中国旅游团的客人会被当地导游带到这类商店进行消费。这些店的特点是有很多所谓的“爆款”或者知名的韩国化妆品,价格相对便宜,但是一些细心的中国游客会发现,这些店里的一些产品看起来像是“山寨货”。

记者了解到,这类店铺原本是用来销售一些打折商品的,但现在这些店铺也会被用作物流业,一些店铺也成了假冒化妆品的“中转站”。在采购物流相对密集的首尔东大门,CBN记者发现有不少企业带有“中国物流”字样,也有不少物流公司声称提供包裹清关。他们声称可以通过EMS等国内物流公司邮寄,但相比正常邮寄价格要贵1~1.5倍,时限从3~5天延长到2周左右。

据业内人士透露,代购商在网上销售商品后,到“代收点”充当中介代收、收货、发货,形成了一条复杂的灰色产业链。“收集点”主要负责收集假货并运出,制作虚假路由信息。很多“集货点”长期从事跨境电商业务,手里的货是真货还是假货,物流订单号和物流路线中的真假商品转换都由他们掌控。所谓的包裹通关,就是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手段,逃避国内海关征收行邮税。

韩国一家化妆品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确实有一些假冒产品,使用正品的包装或者极其相似的包装。在之前的假货代购调查中,《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如果现场没有足够的库存,对于打假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确认电子证据,进行电子取证,认定涉案人员,也是一个问题。经营者呼吁不断提升技术和查假行动,杜绝假货现象。

(编辑:张倩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