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见的网站盈利模式(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五种盈利模式)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在线教育的各种模式。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部分都是免费的,但是免费对于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没有意义的。在线教育未来可能的盈利点一定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样才具有付费价值。

目前市场上看得见的在线教育盈利主要靠内容收费、平台佣金、会员服务、广告收费和定向增值。大部分平台的盈利点主要是佣金和广告费,而教育产品主要依靠内容收费,只是把传统线下教育的销售渠道和使用场景搬到了线上。(这里不描述VC/PE投资的利润)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和你谈谈目前市场上在线教育的五种收入模式。

一、内容收费

内容收费是在线教育平台最常见的盈利模式,也是目前很多在线教育的主要盈利模式。

我们常见的B2C商业模式基本都是以内容收费为主,通过向C端用户销售录制和播放的课程来盈利。优缺点在上一篇关于商业模式的文章中也有描述,分为“长”内容和“短”内容。

这里的“长”内容一般是指周期长、阶段多的视频内容。

比如笔者在xx教育的《英语零基础直达六级》分为新概念一至四册和字母音标学习五大类。除了辅导班的音标,其他班都需要70个课时左右,平均每个课时40分钟。仔细数了一下,有262个视频。

想要做这么高质量的课程,难免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令人望而生畏。但是同样一套优秀的课程是很有吸引力的,越来越多的用户将能够实现成本分摊,降低边际成本,最终实现盈利。



这里的“短”内容,我们指的是大众化的快餐课程,也就是市面上流行的微课。

与传统的优秀录播课程“微课”相比,主要特点非常明显:

  • 授课时间短:相对于40-45分钟的传统课堂,时长不到20分钟的微课更容易完成课程学习。
  • 教学内容的简化:“微课”往往以一个技能点或知识点作为教学内容,比传统课程少。
  • 【/s2/】教学场景清晰:【/s2/】“微课”模式往往围绕一个主题,突出重点。这些话题往往是用户困惑或有缺陷的地方,“微课”帮助用户改变一些特性。


  • 内容收费一直是大多数在线教育平台的主要盈利手段,也是资金流的重要保障。如果有很强的师资,有执行力很强的内容运营团队,笔者相信这个模式可以成功一半。

    第二,平台佣金是大流量教育平台非常常见的营收模式。

    B2B2C教育商城带来大量流量。当商城提供的自营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时,就需要一些其他的教育机构或者三方的个人IP讲师留在平台上。这种模式中的收费方式往往是佣金收费。

    在这种模式下,一些巨头在线教育平台和线下商城的形式非常相似。

    根据开发商的背景和购物中心的管理模式,这里我们举一个连锁摩尔购物中心MALL的例子。

    定义:由专业连锁购物中心集团开发运营。

    特点:自主创业比例高(约50%至70%)。

    连锁摩尔购物中心(Chain Moore Shopping Center)是指由专业连锁购物中心集团开发经营的超大型购物中心,自营比例高(自营百货、超市、影院、美食城等。),商业类型极其齐全复杂,商品组合最广最深,定位于家庭(全家/全客层),可满足全客层一站式购物消费和一站式文化、娱乐、休闲、餐饮享受。

    标杆在线教育平台CCtalk,沪江教育自营业务高,其他在线教育业态极其齐全,可以满足用户一站式学习需求。这些模式有某些相似之处。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参考B2B2C教育商城模式中的商场出租模式来获取营收。

    1.固定展位费(租金)

    在签订合同时,可以明确确认的租期对应的租金支付金额,通常适用于运营相对成熟稳定的大型平台合同。

    2.浮动展位费(租金)

    共同投资和风险分担。三方教育机构或个人从运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租金收入,交给平台。一般以营业额为基础。通常适用于项目运营前景较好,第三方教育机构或个人前期资金投入较大的情况。

    3.固定展位费(租金)+浮动展位费(租金)

    平台一方面可以获得保底的摊位费,另一方面可以参与高额运营回报的收益提成。但三方机构或个人可以在前期以较低的展位成本开展运营活动。实现双方需求互补。

    佣金收费模式是一种好生意,平台邀请三方入住。无论三方成交额是大是小,平台应该收取的费用都不会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向三方机构收取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如果平台足够大,商家做一个量,光押金产生的基本5年利息就很可观。

    但互联网货架空的位置必然导致线上竞争不会比线下竞争容易,更新频率和用户体验要求更高。但笔者认为,这种营收模式也一定是所有大平台的趋势。

    (注:相比商场的场地租赁合同,在线教育平台更多的是技术服务费的形式)

    三。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基于B端课程多维度、内容广导致C端用户难以选择,是解决这一痛点的盈利模式。

    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平台引入了会员制度。况且作为现金流巨大的电商平台,付费会员越来越重要。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会员服务?为什么要成为会员服务?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司需要黑客才能成长,似乎不发展新用户就无法保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笔者认为,如果公司产品的用户消费频率较低,用户购买一次后可能几年都不会消费,而且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很难做出口碑效益,那么笔者利用黑客的增长来发展新用户也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重复性强的产品或者有涟漪口碑效应的产品容易产生呢?用户经常购买,但仍需要不断开发新客户,实现稳定盈利。有什么问题?

    去年双十一,阿里推出了svip 88家庭桶年度会员卡。如果把全家桶拆开,由会员单独出售,那是很贵的,但是集合在一起,就成了全家桶。只要88元就能享受阿里全生态的会员服务,还是很划算的,所以笔者这个抠门的家伙毫不犹豫就买了。

    混沌大学采用的是付费会员制度,交费后获得一年会员资格。教育行业一直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每个学生的需求不一致。同一个班,褒贬不一,好的课程似乎没有写在表格上的标准。

    混沌大学给用户选择权,让用户自主选课。付费后,用户可以在一年内随时观看和收听在线课程,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用户“不配”的感觉。毕竟每年的课程都在140+左右,一节课的平均费用很低。但是廉价班是否降低了质量?从混沌大学课程的授课来看,基本都是各行业的顶尖大咖,所以课程的背书和质量也有一定的保证。

    笔者认为,会员服务绝不是会员打折就能得到一份小礼物,能保证用户继续在平台消费。目前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主流的电商平台,如淘宝、JD.COM、苏宁、唯品会,都有非常鲜明的付费会员,享受更高更好的专属权益,而吸引用户的正是这些专属权益。

    会员的目的更多的是锁定用户,防止用户流失。

    网站盈利模式

    第四,广告收入,这是已经被很多平台验证的盈利模式。

    我们常见的直通车服务就是广告的典型代表。对于零售行业来说,在淘宝首页投放广告的效果要比传统媒体好很多,所以越来越多的厂商愿意在高流量、高曝光的平台投放广告。平台下的在线教育似乎更容易实现广告收入。

    1.固定摊位广告

    这里可以看到分众官网首页的横幅图,这里投放的广告往往与企业活动主题相吻合。这部分广告往往是深度合作的产物,甚至一些稀缺IP不仅不用给钱,还免费追资源。而这些滚动横幅焦点图,是分类的子类目里或者频道栏目入口的盈利点。大概有3、5帧,画面的一个小角落有广告的字样。

    2.直通车搜索排名广告

    我们常说直通车是淘宝直通车。简单来说,格局也很简单。商品的搜索离不开关键词,直通车就是销售关键词。可能有些朋友不明白什么是销售关键词,准确的说是销售关键词搜索结果。不同的关键词对商品的转化有不同的作用。

    然后平台可以根据搜索结果后的实际点击量,对每个关键词自由定价并收费(拍卖形式的关键词拍卖价格为x/次,每次点击量为y,实际收费=x*y)。

    当然还有其他形式的广告收入模式,这里不想过多展开。平台商业化,流量变现,再怎么变化,没有广告都达不到同样的目的。

    动词 (verb的缩写)增值服务(目标增值)

    这可能是最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但核心一定是服务和共识。

    我们常见的服务费,比如酒店会根据不同的星级收取不同的服务费。一般五星级酒店收取15%,四星级酒店收取10%左右。在这里,笔者将从两个方向来解释增值服务。

    服务,这里指的是一些大家认为有价值的,经过验证的非官方技能认证。

    对于非官方认证,关键在于共识。大家都觉得你的认证有价值。比如常见的微软MOS认证,思科认证,国内阿里云大数据ACP专业认证考试,华为技术认证HCIA HCIP HCIE网络工程师等等。

    认证的基础是培训,这也正是在线教育平台一直在做的事情。当然,我们不一定需要自建组织认证。如果能做认证培训就太好了。

    增值,这里指的是平台需要提供一体化的课程录制和辅导。

    这也是目前在线教育平台经常使用的一种增值服务方式。比如为入住的三方机构或个人提供定制化的课程录制服务或类似淘宝店铺装修的服务,核心是帮助三方机构或个人更好的在平台上运营。

    其他常见的增值服务,如一站式的“保姆式”服务,如准备备考方案、课后答疑、批改申请试卷、模拟题点评、求职指导、考前心理咨询等。,这里就不展开了。

    未来在线教育将何去何从?

    VIPKID、51Talk等线上培训机构随处可见,而新东方、学而思等线下教育机构也纷纷布局线上市场。随着行业泡沫的消失,很多在线教育企业因为过度烧钱却找不到盈利的方法而以失败告终。我认为,明确定位,找到盈利模式是突破的关键。

    本文由@四月春波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