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代理风险(你身边有人中招吗?保健品销售出现“六大新套路”,防不胜防)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马琰通讯员都市新闻

今年4月,嘉善县公安局会同市场监管部门,查获有毒有害减肥产品30余箱共计500万片,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经查,2018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青等人为牟取暴利,从豫皖等地的小作坊低价购进含有非法添加物西布曲明的减肥产品进行加工包装,通过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软件代理高价销往浙江、江苏、湖北、上海等地。本案6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此案是今天上午召开的浙江省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新闻通气会上发布的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十大典型案例之一。10起典型案例中,有的涉及古禅茶、代餐奶昔、益生菌胶囊、西梅酵素等新产品,有的使用活送、拼多多、小红书等新载体,有的使用网络传销等新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近一半与减肥产品有关。

2020年以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广电局等七部门联手,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领域违法生产经营、虚假宣传、违法广告、欺诈营销等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2.38万人次,开展协同执法288次,查处保健食品违法案件858起,涉案金额4356.9万元,收缴罚没款1880.2万元,破获假冒伪劣保健食品刑事案件38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110余个。

浙江市场监管部门已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纳入第一批“浙江食物链”建设单位,实现了“工厂阳光化、批次检验化、事事赋码化”,企业自检报告率和监督检查率达到100%。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抽检保健食品513批次,合格率为99.81%。同时,依托“浙洽会在线”等数字化平台,定向监控网络传销和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加强网络排查、数据分析和线索研判,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和打击精准度。目前,已监测全省12.1万家网店,监测商品89.4万件,排查风险线索133条,其中闭环处置73条,平台整改60条。



[揭露保健食品消费欺诈“六大新套路]

套路一:假科普,实则贩卖。

利用伪科普的内容,比如最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R&D团队努力攻关,国外的权威数据等。,栓酶、牛初乳、氨基糖、硒、小分子蛋白肽等新概念大肆宣传,宣称相关产品具有溶解血栓、调节血脂、逆转衰老、消除疲劳等功能。这些看似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以及“包治百病”的产品功效,其实都是商家为了包装产品、增加销量而捏造、拼凑的内容,往往没有科学依据。

保健品代理

[消费提示] 警惕热点概念,理性消费不要冲动。

套路二:带货直播,吹嘘功效。

线上专家、主播通过电商平台直播营销带货时,使用排毒养颜、预防斑秃、调理肠胃、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视力、缓解皮肤衰老、加快胶原蛋白合成速度等表述。,在不提供证明材料的情况下,对鱼油、纤体热控丸、胶原蛋白肽精华粉等产品进行虚假或有吸引力的性能宣传。有的还引导“老铁”转投其他社交软件平台进行交易,从而达到作弊的目的。

[消费提示] 主播带货有风险,“老铁”下单要慎重。

【/s2/】套路三:“微信商家”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利用微信、贴吧、小红书等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信息,推广销售减肥咖啡、脂溶性奶片、Star 空咖啡、天将狼勇士、速溶咖啡固体饮料、仙英复方植物压片果糖等减肥壮阳产品。然后通过快递物流将产品邮寄给买家,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多地。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一些商家会陆续发展多家二级、三级代理商。事实上,这些产品大多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甚至是夫妻俩私自在家制造销售、非法添加西布曲明、他达拉非等成分的“三无”产品。

[消费提示] 在“朋友圈”购买产品时,要核对商家信息。



套路四:假专家,夸大病情。

利用“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医学专家协会会员”、“国际顶级医学博士”等虚构头衔开展免费体检,将简单的医疗仪器包装成高科技分析仪。根据消费者的病情“量身定制”营销方案,编造患“癌症”等疾病的概率和其他身体问题,制造高度紧张的恐慌气氛,然后向老年人灌输其销售的产品对“癌症”等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欺诈消费”和浑水摸鱼的目的。

[消费提示]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生病需要去医院。

套路五:虚假宣传,靠“疫情”赚钱。

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增加产品销量,商家根据网上搜集的资料,自己编写了“全家吃核酸,远离德尔塔”“吃核酸增强免疫力,细胞活跃健康,免疫力好,百毒不侵”“对新冠肺炎防控有重要作用”等文字内容,并配以XX胶囊等产品照片。然后联系多位消费者到店里“开会”,看预先做好的产品宣传资料。其实相关产品的原料有绿豆、红豆、豇豆、黑豆等。主要保健功能是免疫调节。

[消费提示] 不要轻信“抗疫神器”。疫苗口罩最靠谱。

套路六:躲在小店里偷偷卖。

在百货公司、艾灸中心、养生馆、夫妻店、计生店等相对隐蔽的地方,销售宣称调理痛风、壮阳、提高免疫力的“本草康峰茶”、“十五代蚂蚁”、“枪王”、“绝对侠”、“部落虎生威胶囊”。经技术机构检验,这些产品中大多检出了醋酸泼尼松、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商家出售的一些产品甚至是从供应商那里购买的,这些供应商在街上销售,不留联系方式,只进行现金交易。

[消费提示] [/s2/]在小店购物要擦亮眼睛,保留凭证,保护自己的权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抄、改写、传播网络上所有作品的版权。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