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在调研中发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法制化程度不高、侵权认定不明确、管控不严等问题一些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够完善,企业对商业秘密等重要知识产权重视不够,保护能力不足,特别是中小科技创新企业缺乏足够的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能力等。
今年两会,张桂平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梳理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第二,提高保护商业秘密的能力;第三,要加强行政执法的有效性;第四,构建涉外维权机制;第五,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
张桂平认为,当前,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加快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之间的协调性。在实施民法典、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等法律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消除部分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增强法律规则的可操作性。
企业员工的流动,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动,往往会带走企业重要的经营管理信息、客户信息、关键技术数据等核心商业秘密。,而一些企业对此缺乏有效的防范和解决措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张桂平建议企业应该增强保护商业秘密的能力。
张桂平表示,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充分认识到商业秘密是企业重要的知识产权,商业秘密权利人享有法律对其权利的保护。要建立健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签订保密合同和协议等。,保证企业的商业秘密不被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泄露。
知识产权执法是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环节,也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张桂平认为,目前可以根据知识产权的不同类型,完善知识产权分类执法制度,规范知识产权执法程序和标准,明确界定各类侵权行为和适用法律,促进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明晰化、规范化。
张桂平认为,目前应建立基层知识产权诉讼纠纷援助中心,并积极与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对接。政府组织协调应诉资源,帮助企业快速应对国内外纠纷。构建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完善跨境司法合作安排,形成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提升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活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解决能力。
张桂平强调,要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特别是专利代理人、知识产权律师等中高级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从高校知识产权、经济管理相关的院校和专业中选拔,还要从企业中选拔优秀员工送到高校联合培养,突破这方面的机制障碍,不断增强企业完善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