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天天优惠返利是真的吗(真相揭秘,红包不白拿,支付宝花呗返现背后的套路你知道多少?)



支付宝蚂蚁花呗类似于信用卡。

一群商业天才精心打造的金融狩猎场!

说起马云,他真的很聪明。短短19年,他已经从当时被误认为“骗子”,通过努力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商业奇才”。他成功的最大法宝来自于看武侠小说,对人性的顿悟,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优秀能干的互联网奇才!



马云的互联网布局并不出彩。近年来,最大的出彩之笔是支付宝推出的上市金融黑马“蚂蚁金服”,包括“花呗”。庞大的金融布局支撑了双11的互联网购物奇迹。

然而,这种繁荣的背后,很多消费群体用的是透支的钱,消费的是抑制不住的从众心理。好吃的东西没有逼你吃,只是你闻到了,就俯下身子去吃。

所以古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大概就是这个金融背后的逻辑。一幕又一幕的钓鱼割韭菜,再加上无与伦比的语言天赋,很难成功!



四种透支消费渠道都差不多。

无论是JD.COM柏华白条、苏宁信托支付,还是信用卡,都在打着信用、便利的旗号鼓吹透支。不得不说,这些新潮金融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但更多的恶意透支消费、变现甚至借款导致了更多的社会不良事件,上演了一幕幕惨不忍睹的人生!

我完全相信,绝大多数的初中、高中,甚至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不懂“浅水”!

淘宝天天返利



支付工具没有罪,套路没有罪,有罪的是这种钩子式的销售心理学手法,把人性的贪婪发掘的玲璃尽致,想不成功都难!

所有一夜暴富都有原罪,信不信由你!

今天以“花呗”为例,看看扫描“红包背后”的商业逻辑。

日常使用的朋友,也想一想,你是赚了还是赔了?



最近大家都知道,支付宝是线下扫码领红包,然后用“花呗”支付。我觉得我可以打折。打折后给你一个“0.26元”的红包,刺激你继续每天使用扫码支付买东西。

销售心理有两个基本层面。后面再讲更深层次的:

第一层内涵:圈客户,养习惯,把中国消费市场当成养殖场。
  • 扫一扫红包,获得“1.53元”。如果日常生活中买菜吃,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这会刺激支付宝软件的“下载量”和“活跃度”。别人都会消费返现,支付宝消费返现。虽然原理一样,但结果却不一样。
  • 只要用户使用三次,就可能养成习惯。使用10次后,它们就会被完全“俘获”。
  • 用户强迫卖家使用支付宝“收款”,用户和卖家一举两得,全部拿下。


  • 第二层内涵:养肥了就得割韭菜。
  • 收到红包时,只能使用“花呗”进行透支支付,而花呗支付最大的好处在于“支付渠道限制,还款方式限制,透支利率0.05%”。我记得很久以前,花呗消费是没有利息的,现在什么都不疼了。
  •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消费习惯已经养成了!
  • 最后让你看看这0.05%的利息有多厉害。不是你想的十分之五。你要思考的是“盈利”。呵呵,问题是普通人是不会算账的,就算算账也没用,因为消费习惯已经被商家养成了。


  • 花呗0.05%利息到底有多厉害?

    以一个月30天为例。日利率为0.05%,那月的利率为0.05%*30=1.5%。

    以一个月一万元为例。利息为:1万* 0.05% * 30 = 150元。

    请问一年多少钱?10000元的本金可以衍生出1800元的利息。不好意思,这1800元只是12个月的积累,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滚雪球”。边肖估计,如果1万元一年不还,利息至少2000多元。

    这相当于2分利,算不算高利贷!

    记住,会要你命的又是一条:“全款还,分期还利息,每个月还或者根本不还”。你想怎么改?你多美啊!



    好吧,自己算算。1.53元一天拿多少?

    你拿到1.53元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消费的钱按照“日息0.05%”的周期产生多少利息?

    此时,你可以惊喜地告诉自己,生意更好了!

    不要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消费情绪。

    下期精彩内容,让你知道你还被什么套牢了!

    关注“木易紫阳”,至少保留一点钱袋子和消费尊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