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英国那些事。
5月6日深夜,韩国首尔发生一起跳河自杀事件。死者A,42岁,当晚从广金大桥跳入汉江自杀。
a曾因犯有强奸罪和伤害罪被捕入狱。2019年底上映后,
他们被要求时刻戴着电子脚镣,生活在相关部门的24小时定位跟踪下,午夜到凌晨5点禁止外出。
a对此非常不满。从去年年底开始,他给主管发了好几条信息抱怨戴电子脚镣太压抑,要求解除晚上不出门的限制。
但除非有特殊情况,为防止这些罪犯再次作案,一般禁止他们夜间外出。
(示意图)
就这样,半年释放后,A自杀了。
跳河前,他又给监工发了一条短信:“我不想活了,因为我戴着电子脚镣。”
后来,A的电子脚镣信号突然消失在汉江广金大桥一带。
主管发现异常后报警求助,最终发现A某已跳河自杀。
警方还发现了A的遗书,上面写着:“戴上电子脚镣会让人感到压抑和压力。”
警方认为,A选择自杀是因为长期监狱生活带来的压力和电子镣铐带来的压力叠加。
此外,警方还排除了A某与“N号房间”事件有关。
从A的自杀可以看出,戴电子脚镣对刑满释放人员确实有很大的震慑作用。
自2008年9月1日起,韩国开始对犯有强奸、诱拐未成年人、谋杀等重大罪行的前科犯佩戴“电子脚镣”。
电子脚镣外形类似手表,可以24小时追踪,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踪。
检方将判断犯人再次犯罪的危险性,向法院申请给犯人戴上电子脚镣。
如果得到法院批准,囚犯出狱前将被戴上电子脚镣,所需佩戴时间最长可达30年。
2018年9月,在韩国推出电子脚链十周年之际,
当时戴电子脚镣的人大约有3000人,其中80%是性犯罪者。
韩国有两个监控中心,可以全天候监控电子脚镣的动向。
当时有日本媒体来到监控中心采访。
在一个巨大的屏幕上,你可以看到电子脚镣佩戴者的实时位置,屏幕上显示着我的照片。
如果佩戴者不在先前登记住所的2公里半径范围内,
一旦越过边界,监控中心就会收到消息提醒,并显示在大屏幕上。
此外,如果穿着者靠近法院此前宣布的禁止进入的区域(包括受害人居住地,在儿童性侵案件中,也禁止接近幼儿园和小学),
然后,佩戴者将立即收到警告,并被要求“立即离开该区域”。
另外,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查看这些佩戴者的照片和地址。
在如此严密的监控体系下,韩国政府表示效果突出。
从2004年到2008年,韩国性犯罪的复发率为14.1%,
戴电子脚镣制度正式实施7年后,性犯罪再发率大幅下降至1.7%,大大降低至原来的八分之一左右!
据韩国法务部统计,在此之前,每年约有10起打破电子镣铐逃跑的案件。
于是在2018年9月,韩国发布了一款性能增强的新型电子脚链。
此次更新,不仅GPS性能增强,表带内部的金属也厚了三倍,更难破坏。
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实际体验了戴电子脚镣的感觉。
“感觉比想象中要轻,但毕竟戴着脚镣,走路还是觉得不方便,不听话。”
而且想想连洗澡睡觉都戴着电子脚镣,24小时被监控的压力可想而知。
而且电子脚镣比预想的要大,很难藏在袜子里。
如果你穿的是普通裤子,当你坐下的时候,电子脚镣往往会暴露出来。
关于电子脚镣,也有“24小时监控是对人权的侵犯”、“阻止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等负面意见。
根据韩国法务部发布的信息,10.7%的佩戴者曾试图自杀。
有专家发现,日常生活中感到“压力过大”的佩戴者比例是普通人的4倍以上。
戴电子脚镣时间越长,自杀风险越高。
不过话说回来,为了避免戴电子脚镣带来的不便,
你一开始就不应该做那些坏事,
强奸、诱拐未成年人、谋杀等。,哪个不是对无辜受害者不可挽回的伤害??
在呼吁人权之前,做好你自己...
参考:
https://news.joins.com/article/23770882
https://www.fnn.jp/articles/-/5503
-
九元:你有没有想过,你施暴的时候,受害者会抑郁,会有压力?
松林中的月光:哦,现在很难知道。你做那件缺德事的时候都不想想?建议在国内推广。
星空西溪:先做个人,再呼吁人权。
羊猛:电子镣铐需要宣传推广。看起来效果突出,还能起到震慑作用,不然犯罪成本真的太低了。性犯罪应该让罪犯用一生的时间忏悔。
微博,美少女:为什么不试试电子项圈,而不是大压力?有了七彩猴灯,我马上给你看罪与广场舞喇叭的音量。多好啊。
闭嘴-_-闭嘴:这就是电子脚链的意义。
绿山墙的袁叶君:“我不想活了,因为我带了镣铐”???逻辑错了,你不想活了,因为你犯了罪,你伤害了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