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智能网讯:豆制品是以大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的加工食品。目前大部分豆制品都是由大豆加工而成。豆制品可分为熟大豆、豆粉、豆浆、豆腐、豆腐脑、豆腐干、酱豆腐、豆腐、腐竹、膨化豆制品、发酵豆制品、大豆蛋白等豆制品。
市场规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对食品的需求开始向营养、健康、安全、美味、方便的方向发展。豆制品含有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还含有维生素B1、B2和纤维素。人们饮食中豆制品的消费在增加。
数据显示,2019年,豆制品行业50强企业投资豆类金额174.0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5%,销售额26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预计2020年和2021年也将出现增长趋势,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84.2亿元和308.6亿元,豆类投入量分别达到196.1万吨和214.5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豆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
下游产业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新鲜豆制品
鲜豆制品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具有市场增长的潜力。数据显示,2015-2019年,50强企业对豆腐等生鲜豆制品的豆类投入量从35.07万吨增加到50.9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80%。预计2020年和2021年,豆类量将达到54.44万吨和58.04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豆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
2。植物蛋白饮料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料的健康属性。植物蛋白饮料具有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植物蛋白、健康等优点,符合健康消费的趋势,植物蛋白饮料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5-2019年,豆腐等生鲜豆制品50强企业的豆类投入量从35.07万吨增长到50.9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80%。预计2020年和2021年,豆类量将达到50.3万吨和54.17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豆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
3。休闲豆制品
休闲豆制品是素食休闲食品。将豆腐干制成风味独特、适合休闲旅游的小包装即食食品,将豆腐等豆制品从传统菜肴拓展到休闲旅游食品。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休闲豆制品50强企业的豆类投资额从24.76万吨增长到36.99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0.56%。预计2020年和2021年,豆类量将达到40.84万吨和43.72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豆制品专业委员会、中商产业研究院。
未来发展趋势
1。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
在机械设备方面,近年来,我国豆制品设备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豆制品挤压设备、豆腐干生产线等设备。同时,食品R&D和检测技术的创新以及食品添加剂等行业的发展,将提高产品技术和营养成分,使行业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
2。产品品类细分,高端产品成为发展方向
产品品类呈现出不断细分的趋势,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随着经济能力的提高,消费者更加渴望获得高层次、专业化的消费体验。具有文化和服务附加值的传统休闲豆制品市场需求相应增加,附加值更高的高端豆制品将成为市场新的发展方向。
3。大型企业逐渐成为行业主流
由于保质期短、运输能力有限、消费传统地域差异等原因,豆制品市场集中度低,大中小企业并存。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大型企业推出新的豆制品,营销宣传的加强,城市化的深入,大企业在业务空重叠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未来发展前景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豆制品行业发展
2019年发布的《大豆振兴规划实施方案》提出了促进我国大豆生产实现扩大覆盖、增产提质、绿色化的目标。豆制品产业作为农副产品加工,有利于上游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健康消费食品,其发展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支持。
2。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居民消费能力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环境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持续稳定增长,消费能力明显提升。未来国内经济将继续平稳发展,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加。此外,国家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为豆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空。
3。公众对大豆营养价值的认识和健康消费的理念在不断提高
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公众的健康饮食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倡导科学膳食、均衡营养,减少高脂肪、高热量肉制品的消费,增加绿色健康素食的消费,无疑会促进大众对豆制品的消费热情,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更多信息请参考中国工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豆制品行业市场前景与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国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信息、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