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直播平台特抱抱(转给老人!部分手机App这样“收割”老年群体)

“这个交友App让我们全家都吓了一跳。”武汉市民刘女士反映,家里老人看了网络广告,下载了一款针对中老年人的社交App。结果被引诱充值五六千元。

记者发现,现在老年人普遍使用智能手机,但很多人缺乏网络安全知识,成为一些手机App流量“收割”的对象,甚至陷入各种网络套路。

许多老年人在网上被骗

“我父亲不知道他点了什么广告。他无意间拿出一份保单,然后每个月自动扣费,没有通知。”谈起这件事,天津的程先生很气愤——短短7个月,父亲就被某网上保险平台莫名其妙地扣了1800多元。

当程先生问父亲在哪里买的保险时,这位70多岁的老人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通过网络搜索发现,这个网络保险平台在旅游app、购物弹窗等投放了大量广告。,并利用“领红包”、“正月1元”等噱头吸引众多用户点击。

记者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中,目前为止网上保险平台的投诉已经超过9000条,“老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被误导投保”成为常见的投诉标题。



“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消费者投诉

很多消费者感叹现在网上各种小广告满天飞,老年人一不小心就会掉进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老人70多岁了。他通常存钱。他被骗了2800多元。他没有每天想着茶和饭。”山西的李吐槽先生说,他爸爸在网上学习理财课程,说是免费的。上了几节课后,他在所谓“教授”的唆使下,购买了价值2888元的“精品课程”,发现课程内容全是“教授”从网上抄来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

随着老年网民的快速增长,老年人的网络套路也逐渐增多。2021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17.25%的受访老年人曾在网络上被骗。其中,超四成老人因为保健品被骗,近四成老人因为免费红包被骗。

天津市社会学会会长张宝义认为,老年人是互联网领域的“年轻人”和“弱势群体”。老年人有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面对复杂的网络套路,往往真假难辨。一旦放下戒备心理,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猎杀老人的方法有很多种

记者发现,一些互联网“老玩家”仔细研究老年人的喜好和焦虑,巧妙运用互联网套路,在老年网民面前挖了一个“流量坑”。

——专门击中老年人缺乏陪伴的痛点,“与人聊天”诱导付费充值。目前很多社交软件将目标群体转移到老年群体,针对老年人的网络交友社区、交友app层出不穷。这种App真的能帮老人找到快乐吗?

记者随机下载了一款名为“中年生活”的App。注册后,他正要和网友聊天,充值页面弹出来了。原来,只有开通超级VIP,花费168元到368元不等,才能享受“无限聊”功能。记者随后下载了5款针对中老年人的交友app,有的主动搭讪,索要虚拟“鲜花”等礼物;有些app甚至每次发消息都要收取“金币”。



一个中老年交友平台的交友界面和充值界面

一个60多岁的单身男人说,他想在网上找到另一半,但是花了几万块钱之后,他“竹篮打水空”。“语音聊天按分钟收费,不送礼物人家也不管。”

——紧盯老年人“互联网小白”的盲区和弹窗信息包的入口。记者了解到,一些老人经常点击弹出“内存不足”、“病毒威胁”等信息的窗口,然后稀里糊涂地安装几个手机管家、清洁大师等app。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互联网信息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徐辉陈表示,大部分老年用户的手机性能一般,部分是子女使用,老年人很容易被这类弹窗欺骗。有些软件安装后会偷偷收集用户信息,做数据画像,标上“容易被误导、诱导”的群体标签;随后,各种内容低劣、带有欺骗性套路的广告就会推送到这类老人的手机上。

微信直播平台

——针对老年人识别能力差的弱点,吸引流量,快速变现。有毒!不要乱吃这种食物。老公出轨,多年不回家...这类文章充斥着一些老人的微信朋友圈。在短视频平台上,中老年用户已经成为一些婆媳关系、养生保健内容的“自来水”。在直播领域,一些老人受困于“情绪直播”。

徐辉陈说,这些内容在给老人洗脑的同时,通过打赏、带货、知识付费等方式实现。此前,在一个“癌症”家庭的调解直播的最后,只要主播的话题一转到保健品上,就有不少老年人被“剧情”感染,无法抗拒消费的冲动。有自媒体健康从业者坦言:“内容是抄袭的,所以要靠网友自己辨别。我要的只是粉丝和点击,赚的是广告费和流量分成。”

为老年人创建一个清晰的网络空

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拥抱互联网,工业和信息化部从去年1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老龄化和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一批字体大、图标大、界面简洁、操作方便的app问世,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

“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一些互联网从业者却试图将老年人引入另一个‘流量坑’,这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徐辉陈认为,“要整合社会力量,引入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对各类软件进行定期抽查检验,定期公布测评结果,曝光违规者,倒逼企业守法。”

张宝义认为,平台和应用商店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关注用户反馈,并及时删除有问题的应用。相关部门也要坚持对违法广告和弹窗零容忍,建立一套快速反应机制,对发现的违法问题进行快速处理。

针对部分老年人缺乏网络安全知识的情况,北京奥肯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律师建议,可以利用老年人受众较多的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典型案例,提醒老年人不要占小便宜,增强防范意识,一旦上当受骗,及时投诉或报警。

张宝义说,年轻人也应该给家里的老人更多的陪伴。一方面,他们要通过陪伴来关心和理解老人,起到预防的作用。另一方面,向公司老人传授更多的手机使用技巧和防骗技巧,并配备更多的保安。

来源:新华社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