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钓完鱼回家,发现鲫鱼肚子里全是寄生虫(面虫)。难怪鲫鱼的肚子这么大。我以为是鱼卵,没想到是寄生虫。这么漂亮的鲫鱼被这些寄生虫搅了!
有寄生虫的鲫鱼
虽然这种寄生虫经过高温可以杀死,但我总觉得恶心,就把它扔进了垃圾桶。其实很多朋友无意中吃了这些寄生虫!那么常见的鱼类寄生虫有哪些呢?这些寄生虫是如何传播的?不能寄生在人体上?
一,鱼类常见的寄生虫人和鱼体内都有许多寄生虫,其中大多数是有害的,少数是有益的。鱼身上有两种寄生虫,一种是体外寄生虫,一种是体外寄生虫。一种是寄生在体内,寄生在鱼身上,常见的有六种。
1。红色线虫,红色线虫又称子宫线虫,因其身体细长,颜色鲜红而被称为红色线虫。由红色线虫引起的锦鲤疾病称为红线虫病。红线虫可分为鲤鱼红线虫和鲫鱼红线虫。寄生虫多在冬季,因为鱼类在冬季游泳速度较慢,即使不游泳的时候,也很容易被红线虫寄生。
2。锚定器,锚定器(俗称锚定器)是节肢动物甲壳动物的一种。只有雌虫寄生在鱼身上,大约1厘米长。安克雷奇蚤一年四季都在水中,夏秋两季较多。水温低的时候,它会潜入鱼鳞下过冬。水温达到15℃左右,就开始繁殖。广泛分布于我国河流、湖泊、池塘、鱼塘等水体。
3。虎克幼虫,虎克幼虫是双壳类软体动物(如贻贝)的幼虫。贻贝在繁殖期一次可产300万只左右,有的鱼可寄生3000只。虎克幼虫寄生在鱼身上时,会刺激鱼产生一个包囊(脓疱),将虎克幼虫包裹起来,直到幼虫成熟。
4。绦虫舌,绦虫舌俗称“面虫”,通常生活在鲫鱼、鲤鱼、鲢鱼、鳙鱼等鱼类的体腔内。寄生鱼的肚子很大,体腔里全是幼虫。面条虫的虫体经历与鱼的内脏紧密交织在一起,导致鱼的内脏受到压迫而萎缩,导致鱼身体瘦弱,最终死亡。
5。鱼怪虫,鱼怪病是由日本鱼怪引起的,寄生在鱼体表和鳃上。鱼的鳃或体表受损,鳃脱落,鱼的软骨外露,发生二次感染,从而导致鱼死亡。鱼类怪病分布在世界各地。黑龙江、云南、山东是全国最严重的。鱼类感染率可达70%,低者为30-40%,主要危害鲫鱼、蓍草鱼,有时也危害鲤鱼。
6。肝吸虫和鱼是肝吸虫的宿主之一。含有虫卵的粪便会污染河水,被淡水蜗牛吃掉。卵会在淡水螺体内发育,有毛蚴-囊蚴-尾蚴-尾蚴-尾蚴,然后尾蚴被淡水鱼和虾吃掉,感染肝吸虫。
鱼身上的寄生虫有很多种,这九种很好找,就是肉眼和普通人都能看到。比如我很喜欢钓鱼,钓到的鱼经常会发现这样的寄生虫,主要是轮虫、面虫、鳃虫、鱼怪等等。那么如何识别这些寄生虫呢?或者说你在菜市场买鱼是怎么发现这些寄生虫的?
二、怎么辨别鱼类身上的寄生虫识别鱼身上的寄生虫非常简单,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识别,主要是通过鱼的表面特征。有句话叫“风留声,雁留痕”,那么如何鉴别鱼身上的寄生虫呢?
1。红线虫和红线虫的区别是最简单的,因为被红线虫寄生的鱼会在鱼鳍上留下一条红线,与鱼鳍的颜色不同,红线虫会在鱼鳍里蠕动。冬春季节捕鱼时,鱼鳍经常被它寄生,渔民们对它很熟悉。
2。安克雷奇鲷,这种寄生虫很容易识别。一般来说,白条鱼和比目鱼大多寄生在鱼的鼻孔或下颚。寄生虫的一端刺入鱼体,另一端暴露在体外。钓鱼的时候经常遇到,就像鱼身上的刺一样。
3、钩虫幼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钓上来的鲫鱼或者其他小鱼的尾巴或者鱼鳍上有一些突起,就像囊肿一样,这是钩虫幼虫寄生部位引起的炎症。
4。绦虫舌绦虫,绦虫舌绦虫分布很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但是昨天的鲫鱼就被这种寄生虫寄生了,很简单区分。被寄生的鱼肚子很大。有朋友以为是鱼卵的问题,是这种像“千层面”一样的面虫造成的。
5。齿龙,齿龙,很好辨认。它们主要生活在鱼鳍的下部或鱼的口中。这种寄生虫比较大,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我记得去年在一条小河里钓鱼。这种寄生虫是在一条大鲫鱼的鳍上发现的。当时寄生虫被拔掉扔掉后,鱼也被放生了。
6。华支睾吸虫和华支睾吸虫是体内的寄生虫,感染后鱼无法通过体表,或者鱼的状态有寄生的迹象!华支睾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有虫卵、包囊、成虫三种形态。卵平均大小为0.138×0.15毫米,囊平均大小为0.138×0.15毫米,成虫大小为10至25毫米,宽3至5毫米。
在这六种寄生虫中,有五种很容易识别,但只有肝吸虫很难识别。对我们来说,主要关心的是它们是否对人体有害?发现鱼身上有寄生虫怎么办?
三、发现鱼类身上寄生虫后怎么办大多数寄生虫不能在人身上生存。为什么?因为温度的原因,我们吃的食物都是加热煮熟的,这些寄生虫不耐高温。它们是被高温杀死煮熟后再食用的,所以不用担心它们寄生在人体内,但也有例外。
1。红线虫很容易找到。【/s2/】如果捕捞或购买的鱼有红线虫,只要把寄生的部位,也就是鱼鳍切掉就行了,鱼鳍属于体外寄生虫,鱼体内没有,短时间高温煮熟就死了。(野生鱼鳍中的红色线虫在冬天很常见)
2。安克雷奇,抓或者买安克雷奇寄生的鱼,拉出来就是了。这种寄生虫很容易识别,属于体外寄生虫。即使不拔掉,高温后也会死。(建议摘除后切掉患病部分,因为寄生部分有囊肿,不要吃)
3。虎克幼虫,贻贝,大家都知道,高温后不久就死亡了,而虎克幼虫是贻贝幼虫,不能耐高温,所以不用担心。(如果遇到被钩虫幼虫感染的鱼,把感染部位剪掉,高温煮。)
4。绦虫舌头,鱼的体内寄生虫,即使接触空气体20分钟,高温过后也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如果你不担心,就把鱼扔掉。昨天遇到被它感染的鱼就扔了!)
5。感染鱼的鱼很容易分辨,因为鱼是大个体,很容易发现是否被鱼寄生。(这么多年就钓过一次。它在鱼的肚子里大约3厘米。听说鱼怪很好吃,但是不敢吃。)
6。肝吸虫,感染肝吸虫的鱼不易发现!但是,它不耐高温。厚度约为1毫米的鱼片中的包囊在90℃的热水中可在1秒内死亡,在75℃的热水中可在3秒内死亡,在70℃和60℃的热水中可分别在6秒和15秒内全部死亡。包囊在醋(含3.36%醋酸)中能存活2小时,在酱油(含19.3%氯化钠19.3%)中能存活5小时
其实大家可以发现,这六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耐高温,高温煮熟后会被杀死,所以处理得当的情况下食用是无害的,但是有些朋友喜欢吃生鱼片,食用含有寄生虫的生鱼片很容易被感染。
红线虫,锚定,钩虫幼虫,舌绦虫,鱼怪,这五种比较好找,一般不会误食。但事实是肝吸虫很难找到。每年因吃生鱼片而感染肝吸虫的病例很多,尽量吃高温熟食,不要吃生食。
最后:寄生虫不可怕。可怕的是吃不干净的食物。有句话叫“病从口入”。只要阻断食物,就可以防止寄生虫被感染。那么如何防止寄生虫被感染呢?首先,吃鱼的时候多注意鱼的状态,及时查出寄生虫。其次,将炊具与炊具分开,防止交叉感染。最后,淡水鱼要高温烹调,可以有效杀死寄生虫。[/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