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人来问我可以去什么岗位。我觉得很多人似乎对医药销售的鄙视链没有概念。
通用鄙视链:设备>高值耗材>特殊药品>通用药品>通用消费>疫苗。
其他鄙视链:
CRO鄙视销售,医药销售鄙视CRO,互相鄙视。
医疗互联网看不起传统销售,传统销售看得起却看不起医疗互联网销售,虐恋!
医美和牙科鄙视仿制药,仿制药因为收藏而对医美和牙科感兴趣,但只是感兴趣。
仪器和药物鄙视检测。虽然测试总是标榜自己学术,但实际上开部门会是测试在公司可以炫耀的一件事。
告诉我第一个鄙视链,其余的认为:
这里不是指厂家的销售,而是代理商。能把几百万的东西卖给医院的都不是普通人。厂家的销售纯粹是工具人,没有权限,也无所谓,只能靠大树装逼。阿格的销售能有多强?
高值耗材代表寡头垄断效应。高值耗材,奖金有限,增量有限,郑大一的操作量决定了这次销售的销售峰值水平,不像药品一次可以开好几箱,很多高值产品还存在“序列”问题。
高值耗材,整理价格和空都在代理商手里,最关键的环节,厂家很难参与。如果厂商的销售可以是高价值的耗材,其实是打通了“渠道、支持、大客户”三大核心。更重要的是,手术室和办公室的关系要牢固得多。大客户最喜欢和谁玩?都是高价值设备制造商。
特药现在更倾向于免疫、靶向或者某一领域的特药范畴。想想最近这些地区每年30万(税后)的奖金,可想而知。
一般消费的药呢?全科医学说,我们现在只是混。一般消费,生来就是工具人,一辈子都是工具人。一般的药做的好,一个月去几次就够了。一般消费代理强,基本一个月不去。如果一般消费都是自营,呵呵,纯工具男,不用想太多。
疫苗?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最容易做到,以后的发现完全限于死亡。一旦打了疫苗,想翻身?太难了。业内对疫苗的描述是“弘毅院的小姐姐只能是小妾”。一些专注于此的公司只能在这个圈子里玩,穿越圈子?别人不喜欢。
就是这样。人往高处走,但总有人往低处走。没办法。我不能带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