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年仅三岁的品多多在美国上市。一直以来,拼多多在争议声中快速发展。说到小程序,拼多多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也成为小程序开发者反复研究的对象。很多小程序开发者对拼多多的态度很微妙。一方面,他们羡慕品多多,受到他的启发。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拼多多是腾讯的养子,有特权。
其实“特权论”只是空风。拼多多创始人黄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不认为腾讯支持了拼多多,我们被屏蔽了很多次。”黄伟认为,他只是利用了微信的规则。据一位接近拼多多的人士透露,拼多多仅在2017年就被微信屏蔽了1000多次。
换句话说,未被屏蔽且依然存在的小程序“拼多多”的玩法,应该是微信审核的可接受水平,对很多小程序都有借鉴意义。我们总结了7个套路,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套路一:引导用户“免费砍价”[S2/]
打开“拼多多”小程序,会出现一个转盘,上面有8个产品图。点击“点击领取”这个词,就会跳转到“免费砍价”。每次打开“拼多多”出现的弹框都不一样。用户也可以点击首页进入“免费砍价”。
套路二:给用户一种错觉
在商品的列表页面,用户用2-4刀切割商品的体验被循环利用,给用户一种砍价很简单的错觉。
我们发现朋友帮忙砍价的量比较少,但是通过分享获得的首次触发砍价和宝箱砍价的量很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示用户更多地分享,以加快讨价还价的过程。文案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恭喜你拿到速度斧,我已经给你砍了XX元,更多惊喜等着你”。“很多”这个词用得很巧妙。
底部“分享到群,继续寻宝”按钮一直在缩放吸引用户关注。在页面下方,还有一条砍价的贴心提示:“多一个人就能帮你打开下一个宝箱!”一页三本都是围绕引导用户分享。
套路三:用户不分享就继续打盒子提醒
如果用户不分享,回到“免费砍价”的首页,会出现一个弹出框,提醒用户“您还有一个宝箱奖励可以领取,分享后打开箱子就能获得100%的奖品”,引导用户分享。
套路四:善用缩放动画和音效
小程序“拼多多”中引导用户分享的按钮和百宝箱,都使用缩放动画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此外,砍价的酷炫音效也给用户一种酷炫的感觉。
套路五:文案变化引导用户心理变化
在分享之前,引导用户的文案是“分享到群,打开盒子,找到宝藏”。分享之后就变成了“叫朋友来砍一刀”。文案的变化也让用户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套路六:小程序卡的巧妙设计
在“开红包领钱”中,用户点击“邀请群友帮忙开”分享小程序到群里后,文案会提醒用户“已分享,别忘了请好友帮忙”。
每次分享的小程序卡都不一样。比如文案“是真的!原来玩微信还是可以赚钱的,图片配了一个大大的“马上赚钱”,底下是金币。复制“伊娃告诉你一个快速获得金钱的秘密!看啊!“小程序卡片的图片配有一个“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好不好”的表情包。
套路七:也帮助用户的朋友[/s2/]
当朋友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个小程序卡片,点击进入,页面的弹出框只有一小部分是帮朋友开红包,更大的区域被“帮助别人,获得现金”的文案占据,进一步鼓励用户分享,点击“我也邀请群友帮忙开”。
你怎么看品多多的套路?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