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会员官网首页(斑马会员一月内两曝涉嫌传销 被封的环球捕手“换壳”?)

最近,以会员制电商模式快速发展的斑马会员频频遭到质疑。他们以“拉人头、多级盈利”的方式获取客户的模式,被指传销。短短一个月内,斑马会员已经两次被曝传销。

8月6日,每日商报报道了《拉人头,多重盈利,投资399元,一个月轻松赚3万?”斑马会员是传销吗?文章指出,斑马会员的收入管道等级高达6级,严重涉嫌传销。

8月16日,每日商报发布斑马会员:在“会员外衣”包裹下的互联网MLM?”,称自8月6日斑马会员被举报涉嫌传销后,有不少读者反映斑马会员无法退货、产品质量不好、客服不回应等问题。,而他们的会员模式也被很多读者质疑。

北京时间8月28日,《环球捕手被禁753天变身斑马会员:2月赚5万疑似传销》一文发表。报道称,斑马成员“李姣”的创始人与2017年因涉嫌传销被微信封禁的环球捕手CEO是同一人。

随着社交电商的发展,成就了很多大型的综合性全品类平台。相比传统电商,社交电商主要通过平台运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分享实现产品销售。而一些社交电商,打着“代购省钱,分享赚钱”的口号,实际上是靠“进场费”、“拉人头”、“多级付费”来敛财,已经涉嫌传销。

业内人士表示,会员电商模式的核心应该是在保证商品高效流通的前提下,通过会员费实现商品利润对消费者的让利。但斑马会员往往以“会员”的名义“分返佣金”,这实际上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用户规模而探索法律灰色地带的行为,未来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风险。

针对斑马会员一个月内两次被曝涉嫌传销、最高收入管道级别高达6级、与全球捕手关系被微信封禁等问题,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斑马会员官网诚信监管部,诚信监管部工作人员表示会转给市场部处理,但拒绝提供市场部电话和邮箱。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斑马会员市场部的回复。

会员称最高6级返利月入5万元涉嫌传销

据每日商报报道,K女士做斑马会员不到两个月,已经赚了5万多,第一个月就赚了3万多。然而,这份轻松月入三万的兼职却需要“熟”: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销、购买产品,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甚至有传销的嫌疑。

据悉,斑马会员的用户分为多个等级。普通用户购买399元或499元礼包后成为会员。会员可以享受商品会员价,同时会员之上还有多个级别的服务商和优秀服务商。

斑马会员app下载

斑马会员APP建议V1会员积分达到300即可升级,购买指定商品可快速获得积分。但与普通电商开放注册不同,注册斑马会员必须通过邀请码,邀请码来自已经成为斑马会员的人。每邀请一个新成员,提供邀请码的人和他的家人都可以得到提成。

斑马新注册的会员会默认成为提供邀请码的老会员的“下线”。如果提供邀请码的人是会员,你可以获得99.75元的佣金,同时你之前的服务商也可以获得99.75元的佣金。如果提供邀请码的人是服务商,你可以获得199.5元的佣金。

从会员升级为服务商,需要卖出一万元的总会员套餐,也就是需要带入20-25个新人。成为服务商后,“赚钱”会变得更容易。服务商可以获得普通用户购买商品价格减去会员价格25%的额外利润,还可以获得线下会员购物“省钱”部分的20%。

值得注意的是,在斑马会员服务商的团队中,会员的下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也就是说,只要团队成员及其下线不断购物,服务商每天都可以获得不菲的提成。K女士说:“你拉了25个人,这25个人把成员拉成了裂变,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千人的分裂团队。如果每个人每天给你贡献一块钱,那么每天的被动收入就是一千块钱。”

另外,斑马会员中有一个斑马优选,这里的商品佣金可以收取到6级以下。也就是说,如果家庭以下六个层次中的任何一个成员购买或推荐他人购买斑马优选中的产品,家庭可以获得该产品价格的5%作为佣金。

环球捕手“换壳”?因涉传被腾讯封杀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斑马会员公司主体为杭州讯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股东为张立平和黄云,实际控制人为张立平。

但据北京时间报道,斑马成员与涉嫌传销的环球捕手有着不寻常的关系。斑马会员创始人“李姣”与环球捕手CEO“李姣”是同一人,环球捕手在2017年因涉嫌传销被微信封禁。

在环球捕手App上,到处都有引导消费者下载斑马会员APP的内容,比如斑马市场、斑马市场、“环球捕手全民升级了,去看看吧!”浮动窗口(点击跳转到斑马会员APP)。据环球捕手一位前员工透露,斑马成员和环球捕手是同一个管理团队,背后的创始人是李姣,斑马成员只是环球捕手的一个换壳游戏。

该报此前曾报道,2016年4月微信官方账号上线的环球捕手,2017年7月突然在朋友圈走红。全球捕手宣传数据显示,平台5天日销售额突破百万,30天用户突破百万,第8个月注册用户突破千万。

然而,当年7月底,这位创造了微信商业神话的环球捕手被腾讯永久封号,原因是涉嫌传销。腾讯表示,“经用户举报,平台核实,发现微信官方账号环球捕手涉及多级分销。目前平台已永久封禁该账号,并清除该账号绑定的微信支付商户号。”

成为斑马会员后,不仅传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也经常被消费者投诉。有消费者称斑马会员不能退货,产品质量不好,客服不回应。

搜索新浪的黑猫投诉平台可以发现,关于斑马会员的投诉有60多条,包括产品质量、虚假发货、逾期发货、拒绝退款、商家拒绝履行合同等。大部分是对电商企业最基本的经营行为的投诉,少数是对虚假宣传的投诉。

据反欺诈联盟消息,某用户从斑马会员处购买了Imay嫩肤护肤神器三件套清洁黑头,按照说明书使用不到一分钟,鼻子两侧就变紫了,说明书上还有错别字。不过目前在斑马会员上找不到这款产品。

斑马会员投诉的产品往往是公众认知度较低的产品。一位用户评论:“是微信商务产品!”事实上,斑马会员中有很多“微信商家产品”,尤其是会员礼包中,比如某进口抗衰老眼霜、轻霜、美白针、减肥药、冻干粉精华、泰式内衣等产品,在天猫、JD.COM等大电商平台上几乎找不到。

沟通相关问题不容忽视。社交电商规范发展任重道远

社交电子商务是一种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与传统电子商务以“货”为纽带,以网络平台为业务渠道不同,社交电子商务以“人”为纽带,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以人际网络为渠道进行商品交易或提供服务。社交电商的信息传播受众更精准,因为用户的社交网络有一定的筛选功能,可以更精准的找到有购买力和冲动的消费者。

公共市场策略专家、九方码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万军表示,现在是共享经济时代,在线汽车共享、自行车共享、共享充电宝等。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共享经济作为互联网发展下的一种“新经济”形式,可以通过用户消费和用户分享来推动。

社交电商的诞生将再次扩大共享经济的范围。王万军认为,社交电商不同于“虚拟经济”,社交电商是正常产品的共享推广。但一些商家打着社交网络的旗号收取高额进场费,产品销售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违背了社交电商的初衷。有些平台甚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通过直接或间接发展下线数量来计提佣金和奖励。严重者可能涉嫌传销。

王万军表示,判断一家公司是否涉嫌传销,关键在于其实际的分配层级和奖励制度,部分企业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规避法律红线,利用大层级设置小层级等,以达到表面上合法的目的,但实际上他们仍然涉嫌传销。

社交电商具有天然的互联网基因,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提升传统行业的利器。王万军指出,社交电商的规范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推进社交电商健康有序发展;其次,要加强对社交电商的监管,规范线上销售行为,让流量变现的过程更加合理合规。

业内资深人士、Zhongzhi.com CEO、成都明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胡明仁对中国经济网表示,社交电商是发展趋势,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的便捷、物流的方便快捷,形成了网购的基本生态。未来随着5G的成熟和应用,社交电商将会有质的飞跃。

同时,胡明仁也指出,一些新兴的社交电商存在打擦边球现象,有的甚至直接违规操作。“他们觉得自己不是直销企业,不适合被《直销管理条例》管理。而‘进场费、招聘、多级分销’等完全符合《MLM禁止条例》及相关解释禁止的所有特征,受到监管部门的打击和处罚。”

随着社交电商的快速发展,行业正逐渐告别野蛮生长阶段,步入“下半场”。更加规范、良性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的核心趋势。胡明仁认为,社交电商需要做好以下“三件事”来规避传播风险:多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与专业人士沟通讨论;与相关部门沟通。

(编辑:李嘉玲)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