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战后“三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基于“建设强势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发展定位,洛阳该如何写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
去年以来,洛阳市借鉴洛阳内外发展经验,坚守防止返贫底线,突出抓好“三清两建”、农村经营、集镇建设和“三改”改革五大任务,以“151”加强党的领导为保障的思路,整体推进“五个振兴”,开启了全面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
协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是现代化的重中之重。
当前,洛阳农村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尤为薄弱,任务尤为艰巨。从居民收入来看,去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1。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不仅在全国,而且在全省都很突出。洛阳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城市发展差异不大,但农村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可以说,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决定了洛阳现代化的整体水平。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现代化强市的建设。
在新的征程上,如果没有全面的乡村振兴,“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萧条的农村”,“现代洛阳”是“不完整、不完整、不稳定”的,这将影响现代化的质量。
去年9月召开的洛阳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一条底线、五个抓手、一个保障”的“151”工作方案
坚持富民导向,以产业为核心,继续巩固扩大扶贫成果,坚守防止返贫底线,以“三清两建”为抓手推进乡村治理,以乡贤返乡为抓手发展乡村产业,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推进乡村建设, 以集镇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以加强党的领导为保证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加快推进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一条底线、五个抓手、一个保障”的“151”行动路线图,为洛阳加快推进“五位一体”乡村振兴规划了方向目标、任务重点、方法路径。这个路线图体现了洛阳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开创了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是落实“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新目标的精准“切口”,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创新之举。
如今,一场全面的乡村振兴实践已经在河洛千村展开。
为三农贡献力量,振兴洛阳辉煌
根据“151”工作方案,洛阳乡村振兴已渐次起航。
伊川县探索出“五清一提”的乡村治理模式,真刀真枪“破”了。治理迎来了蝶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洛阳市在总结伊川县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开展了“三清两建”农村治理专项行动。
把乡贤回乡创业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具体抓手,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金梦卢妙霞利用反季节草莓辐射带动5000多农民就业;对接下游丝绸产业资源创办龙头企业,嵩县褚小丽把满山桑葚打造成“摇钱树”...
去年以来,实施“151”工作部署,引领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关于“三清两建”工作,在清产核资方面,已收缴固定资产近4亿元,收回集体资产1.76亿元,收回集体土地和荒地53万亩。矛盾方面,排查矛盾纠纷16990件,化解14399件。
在农村圣贤返乡创业工作方面,洛阳所辖各县区均建立了农村圣贤数据库,已收集农村圣贤近2.65万人,策划项目1187个,计划投资317亿元。
在乡村运营方面,全市选择52个村作为2022年乡村建设“精品村”创建试点,完成37个经营者招募工作,选择10个左右特色资源优势突出、项目支持基础好、村级组织领导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开展经营者招募工作。
在集镇建设方面,确定了34个有产业支撑、有就业空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镇作为首批试点集镇。建立城镇建设动态项目库233个,总投资189.74亿元。
“三改”改革工作。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都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所有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其中84%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
在新的发展阶段,洛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需通过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找准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大胆尝试,大胆创造,乡村振兴就能突破资源要素瓶颈,开辟农业农村发展新境界。
1月4日,全市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座谈会召开,要求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市委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的深刻内涵和底层逻辑,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一体推进重点任务,形成整体合力,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151’工作部署是新时期洛阳实现乡村‘五个振兴’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重点,加快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强大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雄风作出积极贡献。”洛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说。(洛阳市农业农村局王勇、王格格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