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的省钱意识越来越强。截至2021年底,我国居民存款已达100万亿元,人均约7万元。人们存钱的原因主要只有以下几点:第一,存钱以备不时之需。2020年疫情过后,很多人已经失业在家好几个月了,没有收入来源,日子不好过。于是,大家的存款意识开始迅速提高。其实不仅仅是爆发。如果家里有存款,可以从容应对失业、疾病等问题。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第二,从2020年开始,很多行业都不景气,现在连房地产都不景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股票、房地产、基金等。是有风险的,所以把钱存银行付利息比较安全。同时,从去年开始,银行的理财产品将打破刚性兑付,这意味着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将不再有银行,因此许多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将把钱定期存入银行。
但从去年开始,央行出台新政策,叫停了智能存款、互联网存款、异地存款、结构性存款等银行高息揽存方式。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这四种高息揽存方式会扰乱存款市场,使银行存款成本越来越高。另一种是银行可以通过高息吸收大量储户存款。但由于银行存款成本高,只能将存款投资于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这样储户的存款风险就会上升。
我们来看看被叫停的四种存款方式:一、智能存款被叫停。所谓智能存款,就是储户将一笔钱存入银行,期限为三年。如果这笔钱两年内急需使用,可以按照两年期利率计算利率,不会算作活期存款。这样存款人的利益是保住了,但银行的利益会受到影响。因此,央行从去年开始叫停了银行的智能存款业务。
再者,异地存款被叫停。部分城商行只允许吸收本地区存款,其他地区不允许。过去一些区域性银行往往要去其他地区高息揽存,会扰乱存款市场秩序。但如果区域性银行在其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通过这个分支机构吸引当地储户的存款,则完全没有问题。
第三,互联网存款也被叫停。所谓互联网存款,就是一些小银行因为成立时间短,物理网点太少,客户资源少,只能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导入流量,高息揽存。这样的小银行可以吸收全国各地的存款。此举也被央行以扰乱存款市场秩序为由全面叫停。
最后,银行现在几乎看不到结构性存款。所谓结构性存款,是指银行将储户存款的一小部分投资于高风险领域,如外汇、黄金、石油等。如果投资成功,储户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但如果投资失败,储户很可能会损失利息,但他们的存款仍有保障。现在银行里几乎看不到结构性存款,主要是结构性存款被结构性理财产品取代了。
去年以来,央行叫停了上述四项创新银行存款业务。也许对于部分储户来说,这些创新的银行存款业务会被叫停,利息收入会减少。但在央行看来,此举旨在稳定存款市场,防止银行为争夺储户资源而扰乱市场秩序。同时,也是为了有效保护储户的存款安全。所以这四种存款都停了,储户不想再存了。